本试题七大题,21小题,约11590字.
张掖二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月考试卷(12月)
高三语文
命题人: 寇俊英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第I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项。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黑色框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共3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毗临 既往不咎 请帖(tiě) 拾(shè)级而上
B.精悍 泱泱大国 诤(zhènɡ)友 汗流浃(jiá)背
C.疏浚 和颜悦色 重创(chuànɡ) 曲(qū)尽其妙
D.涵盖 无耻谰言 瞭(liào)望 咄咄(duō)逼人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
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
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 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
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 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
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已制定决定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的具体方案。
B.在新课改形势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常看书、读报,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否则
就会对许多新事物感到陌生,说话做事也就难免贻笑大方。
C.来参加会议的人很多,进来的人手里都拿着—本打印很精美的簿子,只见他空着两手没
精打采地站在主席台旁,不很讲话,虽然讲话也没有什么生气。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生产经济,这无疑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开幕前夕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 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② 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③ 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
⑤ 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
⑥ 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⑥⑤③②① B. ④②⑤⑥①③ C. 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④⑥②①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原生态”文化是指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没有经过商业开发的文化形态,是文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其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文化艺术领域的“原生态”即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典型的代表如音乐、舞蹈等。原生态的音乐声调古朴原真,嗓音鲜润婉转、高亢雄浑,让人们犹如听到了天籁之音;原生态的舞蹈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将古朴轻松、厚重愉悦的乡野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原型化的乡土风貌。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语言。苗寨的山歌闪烁如祖传的银冠,蒙族的乎麦宽广如无垠的草原;一曲十二木卡姆,一书 “山药蛋”,一嗓子信天游;那古朴原真的乡间俚语,原汁原味的山歌吆喝,节奏铿锵的翩跹舞步,无不展现出各民族音乐舞蹈所独有的艺术语言。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歌舞中独有的形体动作和节奏都构成了各民族原生态舞蹈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得让人获得反璞归真的快感。在歌唱领域中,要是没有正确把握各民族的语言,唱得再好,也不是地道的原生态民歌。用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来演唱,就是在强调原生态唱法语言上的特点,不然,就失去了原生态歌唱的意蕴。如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劳动号子”,在田野山间所产生的“山歌”,其语言韵调都有明显特点。
原生态艺术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浓郁。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蒙古的长调牧歌,侗族大歌,彝族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既有高山大川,又有丘陵平原;既有江南水乡,又有北方草原。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也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音乐我们还是第一次欣赏到。它们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原生态民歌相比传统的美声、通俗等,唱法更加丰富,更加有味道,也更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如青歌赛上云南省代表队的原生态唱法选手纳西姐妹组合,以动情感人的《嫁女调》获得青歌赛第五名。很多观众都说,这个剧目唱得非常好,很有地方色彩,非常感人。
当前,民族文化正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许多文化现象正快速消失,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土壤也正在发生变化。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失去原有的形态,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虽然目前保护原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原生态的土壤依旧一寸一寸地被吞噬。如何更好地保护原生态文化,避免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下变质,在不断发扬中消失,最终沦为一种表演,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理性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原生态文化的美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尊重,而不要去排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原生态文化中的纯洁美!
5.下列有关“原生态”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植根于某个地域,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且未经商
业开发。
B.“原生态”文化具有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的特征,是文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
C.“原生态”文化的特质在原生态舞蹈上有充分的体现: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
步翩跹袅娜。
D.“原生态”文化是一种原汁原味的音乐和舞蹈文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