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10字。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高一语文组:黄玮  
  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
  2010年12月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作者是谁?王羲之(请一位同学板书作者:王羲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了书序《兰亭集序》。《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那么这篇作品的文学内蕴如何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探究一下。
  二、课堂检测:重点字词句(小组竞赛形式)
  1、重点实词
  2、虚词
  3、句式
  4、翻译
  三、(听录音)或全班朗读。注意朗读节奏,把握感情。(纠正读音)
  四、整体感知
  1、全文共可分为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明确:乐——痛——悲     (板书)
  【过渡】: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五、研习文本
  (一)研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在这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
  (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
  明确: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