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8张。获青年教师优质课比武一等奖。很创新,重基础、重探究、重迁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含视频朗读,配套教案、学案,约4110字。

  知识或技能目标
  (含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美。
  难点:大开大合的丰富想象,惟妙惟肖的音乐描摹。
  发展目标
  (含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型 要素组合+平台互动
  环
  节 用时 操作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一、
  类
  比
  导
  入
  二、
  梳
  理
  探
  究
  3
  分钟
  7分钟 (一)导入:
  【师】:唐朝是诗的王国,也是音乐的王国。优美的音乐借助奇妙的文字,便产生了不朽的篇章!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哪篇是大量音乐描写的名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
  【师】:大家能不能齐背这一段音乐描写?
  (齐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师】:音乐是无形的语言,白居易却用妙笔把它化为有形的东西,请问,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音乐之美?(学生答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均可,答出要点即可)
  (二)朗读中梳理字词(7分钟)
  【师】白居易让我们看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那么,中唐诗人---人称“诗鬼”的李贺又是如何用妙笔展示箜篌女的高超技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5页。
  请听示范朗读,初步感受它的美。
  1、视频朗读(板书:李凭箜篌引李贺)(屏显1)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诗歌,梳理字句。
  【问】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梳理字词。时间3分钟。
  3、然后组内同桌交流,时间1分钟;检测学生字词落实情况。(屏显2)
  (所提难点让学生回答。限时3分钟)
  ●导语一语中的,简明导入,尽量不占时间,使教学更有效。
  ●《琵琶行》是学过的熟悉篇章,由已知到未知、从熟悉到陌生,有承有启。
  ●在诵读中感受和体会诗歌意境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看、听、读、想等要素
  ●一读,自由读
  ●只有每个学生充分地研读文本,才能很好地解读和交流
  ●第一次小组互动(小互动);第一次流程性检测,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
  三、
  合
  作
  探
  究
  18分钟 (三)鉴赏诗歌,探讨问题:
  1、学生个体朗读,读之前
  【问】你认为应该怎么朗读?(学生回答后朗读)
  (对学生的朗读叫学生稍作点评)
  再请一生朗读,读完后教师点评。(以上共4分钟)
  2、学生齐读。(1分钟)
  3、小组讨论,时间2分钟。(要求:第一步,个人提出看法,并说明理由;第二步,组内交流,达成共识;第三步,小组呈现,组员补充。)
  【问题探究】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请发挥联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屏显3)
  小组呈现,10分钟。
  (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根据回答点睛并摘录板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形类声、通感、神话、夸张、浪漫主义、旋律美、画面美等词语)
  (根据情况或许补充:)
  【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为什么写得好?谁能具体说说。(屏显4)
  (昆山玉碎----乐声清脆激昂
  凤凰叫----乐声和缓幽怨
  芙蓉泣露----乐声惨淡悲戚
  香兰笑----乐声清丽欢乐)
  (正面描写,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由听觉转化为视觉,就构成了通感。(板书: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玉碎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水残留在荷叶上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
  4、小结(见板书):(2分钟)
  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从正面描写音乐的声音,从侧面烘托出音乐的效果,从整体上给读者以旋律美、画面美的享受。(屏显5)
  旋律美:饱满高远(高)----低回----幽怨----清脆(高)----和缓----悲戚----欢乐----气势磅礴(高)。
  (高低强弱、变化多端、如梦如幻)
  画面美:秋高气爽弹奏图、昆山凤凰鸣叫图、江娥素女幽怨图、老鱼瘦蛟起舞图、石破天惊秋雨图、吴刚玉兔痴迷图••••••
  (画面纷呈、景物各异,天上人间、意境开阔。)
  5、朗读: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感受诗中的美。
  ●二读,个人读
  ●三读,齐读
  ●第二次小组互动(大互动),个性与共性并存;也是第二次流程性检测,重点检测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更是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师只评价小组,以提高和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率。
  ●要求学生发言内容不重复,并对重复内容给予扣分,让学生学会倾听,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突出个性化解读
  ●方法归纳、提升
  ●四读,齐读
  四、
  拓
  展
  阅
  读
  五、
  诵
  读
  总
  结
  8分钟
  2分钟 (四)比较阅读:(屏显6)
  请结合诗句,比较《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在描摹音乐上的异同。(见学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学生组内互动,组间交流,2分钟;小组呈现5分钟。)
  呈现后教师归纳(屏显7),1分钟:
  相同点 不同点
  李凭箜篌引 
  以声类声
  以形类声 侧面描写为主 效果 浪漫主义
  琵琶行  正面描写为主 声音 现实主义
  (五)结束语:
  音乐是无形的语言。但往往知音难觅!俞伯牙得遇钟子期,才有“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琵琶女得遇白居易,才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感叹;李凭得遇李贺,才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李贺得遇一班的同学,就有了今天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齐声朗诵李贺这千古不朽的佳作!
  《李凭箜篌引》(五读)
  (最后,简单总结小组表现情况。)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通过比较阅读,达到拓展、提升
  ●第三次小组互动(大互动),且组间交流;也是第三次检测学生,重点是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五读,齐背,余音袅袅,再次感受诗歌之美
  板
  书
  设
  计 
  正面描写(声音)(以形类声--通感)
  李凭箜篌引旋律美
  画面美
  侧面烘托(效果)(神话夸张—浪漫主义) 
  教
  学
  反
  思 
  附课件:《李凭箜篌引》ppt
  《李凭箜篌引》学案
  【学习目标】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朗诵中体味诗歌的美。
  难点:大开大合的丰富想象,惟妙惟肖的音乐描摹。
  【学练同步】
  一、有感情的朗读,并梳理字词: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张:颓: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中国: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十二门:融: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逗: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妪(音):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露脚:
  二、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请发挥联想,谈谈你的看法。
  三、拓展比较阅读:
  请结合诗句,比较《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在描摹音乐手法上的异同。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课外拓展阅读】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方扶南
  听颖师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听邻家吹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