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5980字。  初 三 语 文 检 测 试 题 卷
  浙江省湖州四中
  2010.10
  考生须知:1. 本卷满分120分(含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否则无效。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谁愿意 / 一年又一年 / 总写苦难的诗 / 每一首都是一群(chàn)  ⑴   抖的星星 / 像冰雪(fù)  ⑵  盖心头 /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 喜欢火 / 涌出金黄的星星 /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 去照(yào)  ⑶   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3分)
  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石缝峭壁里   ⑴   出来,或滴珠,或一线,或成瀑。它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   ⑵   出来,像琴,像笛,像钟。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   ⑶   出身影,我掬泉拂面,饮泉入腹,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A. 演奏      B. 映照    C.蔓延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2分)
  自古以来,①湖州就以山水清远秀丽、人文非常的久远而著称。从清凉宜人的莫干山到鳞次栉比的百间楼,从古朴庄严的飞英塔到碧水风荷的莲花庄,②踏遍湖山苕水,寻觅人文景观,怎能不让人感到每一次游赏不都是一次穿透时空的神游?往昔的流光片羽,今天的日新月异,令湖州人在津津乐道之余怦然心动。
  ⑴划线句①中“非常的久远”一语不够简洁凝练,请用一个成语替换。
  ⑵划线句②是个病句,请写出修改意见。
  4.诗词名句默写(①一⑤题必做,⑥⑦任选一题)(7分)
  ①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②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③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 观刈麦》)
  ⑤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⑥晏殊的《破阵子》一词中,突出描写早春景色的对偶句是:                    ,
  。
  ⑦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最能体现梅花高洁品格的句子是:               ,
  。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陈涉世家》选自        (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②“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是章回体小说《            》的目录,目录中“黑旋风”指的是         (人物)。
  ③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介绍到我国的傅雷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翻译家,还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他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书信汇编成册,就是《            》。
  6.综合性学习(3分)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1个)(1分)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至少两点)。(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于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2分)
  让儿子独立一回
  凌鼎年
  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
  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还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
  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再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
  “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去大串联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你到了海边?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
  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意见,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
  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
  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叠发票,共有:
  娄城至上海大巴车票一张
  上海出租车票一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