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5380字。  杭州西子实验学校阶段性测试卷
  高一语文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出卷人:李婷婷         审核人:向卫华 庄智斌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qiú)    百舸(gě)    瞳孔(tóng)    按捺不住(nài)  桑梓(zǐ)
  B.迷惘(wǎng)   阻遏(è)    慰藉(jí)       锲而不舍(qiè)    肴馔(yáo)
  C.灰烬(jìn)     闲暇(xiá)   妥帖(tiē)      苟延残喘(gǒu)    悠邈(miǎo)
  D. 风靡(mí)   甄别(zhēn)  商榷(què)     安土重迁(zhòng) 什刹海(chà)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山崖   憔悴   苍茫    撼动人心
  B.颠簸  掂念   焦燥   如痴如醉
  C.惶恐   篇幅   体味    遮风挡雨
  D.静谧   无奈   抛锚    声势浩大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说起来非常令人诧异的,享受过自由自在的读书生活的我们这一代,在思想上、制度上却布置了一个叫你们          的读书环境。
  (2)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          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3)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           在那里。
  (4)我       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A.憎厌 寂寞 停滞 当然      B.憎厌 寂静 停滞 终究
  C.厌倦 寂静 滞留 终究      D.厌倦 寂寞 滞留 当然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浓密的白杨树枝叶间,这金色的阳光,烟云般徐徐游动和沉浮,不绝如缕。
  B.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表扬惜墨如金的部长,在杭州考察和调研商贸期间,却把所以的溢美之词都给了杭州。
  C. 这实际上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D. 我们和自己的家乡休戚相关,永远难以割舍那份深深的思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可以从这篇文章里读出昔人读书之苦,但也一定能感受到那洋溢于文字中的读书之乐。
  B.那种失望不同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C.每天早晨,学校门口一边站着一排值勤的团员青年,向进校的师生敬礼。
  D.厂领导在新年来临之际,亲自带领各中层干部以及各种慰问品,深入贫困家庭慰问职工,把温暖送到家。
  6.下列对课文主要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十八岁及其他》)
  ——作者认为父子关系应该是挚友加知己的关系,这才是父子关系中的最高境界。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
  ——“击”字形象地写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翔”字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C.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我心归去》)
  ——作者用一个夸张了的细节对孤独与无聊进行描写,表现了身处异地他乡的空虚寂寞之情。
  D.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前方》)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因为只有离开家,向着理想的目标走向前方,心灵才能有所依靠和寄托。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文眼。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劝学》、《赤壁赋》中的两段文字,完成7—11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