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20字。  幽径悲剧
  一、教学目标:
  1、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优美的语言赏析。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
  三、教学难点: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精彩语段,感受幽径之美、古藤萝之美。
  3、培养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理清写古藤萝之美的思路。
  二、教学重点:
  1、赏析精彩语段,感受幽径之美、古藤萝之美。
  2、培养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理清写古藤萝之美的思路。
  三、教学难点:培养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理清写古藤萝之美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订正字音。
  2、教师推荐季羡林的散文代表作。
  3、学生自查修正主义以及作者生平。
  目的: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便于课上的理解分析。
  一、 导入: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给新生看行李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从外地来求学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裹放在路边。这时正好有一位老人迎面走来,年轻学子看老人衣着简朴,像是位老工友,年轻学子走上前去说:“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包裹?”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那位年轻学子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学生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
  几天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看到这个案例,我们必定受到震撼,震撼的不是季羡林副校长的职位,而是他崇高的人格。身为国学大师,季羡林不仅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对于生活中普通的花草植物也倾注了浓浓的深情,今天,我们来学习《幽径悲剧》。
  二、 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整体感知。
  1、根据预习情况,检查字词识记。
  2、通读全文,结合题目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作者自家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
  (幽径上一株美丽的古藤萝惨遭毒手。)
  3、学生讨论全文围绕“幽径悲剧”写了哪些内容,并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
  明确:(1----6)写幽径之美。
  (7----10)写幽径古藤萝之美。
  (11---16)写幽径古藤萝被毁的悲剧。
  “幽径悲剧”实际上写的是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
  三、提取信息,明确写作顺序,感知幽径之美。
  1、幽径之美,美在何处?美在何时?
  春:小花生命灿烂
  夏 :绿阴浓烈
  幽径之美  山  秋:枫叶变红,松柏相映
  冬:白雪覆盖,绿色更浓
  湖:夏:绿叶红荷
  2、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什么样的顺序写幽径的特点?
  师生共同明确:大有来头,不同寻常;四时之美。
  空间顺序:山上----湖中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3、作者写出了幽径什么样的特点?
  师生共同明确:古雅勃发之美。
  四、赏析精彩语段,感受古藤萝生机盎然之美。
  1、仔细阅读第8段,思考作者写藤萝之美,是从古藤萝哪些方面着笔写其特点?作者对她有怎样的感情?(提示:古藤萝的美不只体现在外表上。)
  形:  盘曲而上
  香:“蓦地”“扑鼻之香
  外在美
  声:“袭入耳内”的蜜蜂声
  色:万绿丛中一点红               喜爱、珍惜
  藤萝之美
  和:与大树和睦相处
  内在美
  善:阅尽沧桑,从无害人之心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古藤萝的美?而要先描写幽径之美?
  明确:衬托幽径藤萝,显出藤萝在幽径中的不寻常地位,幽径够美了,但却不是给我印象最深的。
  教师:可以想见藤萝的美比幽径的美更给人以吸引力,引起读者对藤萝的强烈兴趣。(为了更好的突出古藤萝的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