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770个字。

  名著导读
  Zhhua913
  ★知识要点
  初中语文教材规定阅读的名著简介:
  一、《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揭露当时统治阶级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借动物形象讽刺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
  二、《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54)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慧駰)国地的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极尽讽刺之能事,对英国的君主政体、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会风尚进行了揭露。
  童话的色彩只是小说的表明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如:他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这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连征战。
  在大人国,格列佛曾洋洋得意地向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不料招来一连串的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在他们看来,英国近百年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岛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慧駰国,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駰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作为典型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故事总是有所指的:小人国会因鞋跟高低、吃蛋先敲哪端而分裂、演化出两党之争;大人国的居民尽管身材高大,却丝毫不像人类那样穷兵黩武;飞岛对其领地的统治就像英格兰队爱尔兰一样让人看不过眼;相比之下,倒是慧骃国里的马儿颇具理性和各种美德。
  在斯威夫特笔下,丑恶人性表现不胜枚举:背信弃义、无知浅薄、为非作歹、懒散腐败……这一切的症结皆在于人类道德的堕落。他通过对慧骃的描绘,就是寄托了自己对理性的人性和道德的追求。
  三、《鲁滨逊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作者丹尼尔•笛福,英国人,出生于1719年。《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鲁滨逊漂流记》故事并不复杂: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地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鲁滨逊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小说的主要部分就是对他这段荒岛生活的生动记述。
  除了精彩离奇的故事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滨逊的性格。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在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就这样,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因此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现在,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