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7060字。  山东省聊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复辟/开天辟地    间或/间不容发    铜臭/乳臭未干
  B.重围/情深义重    配角/崭露头角    咀嚼/味同嚼蜡
  C.忖度/置之度外    劲敌/疾风劲草    命脉/含情脉脉
  D.标识/博闻强识    粮囤/囤积居奇    湖泊/淡泊明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煤碳    副食品    食不裹腹    一如既往
  B.表率    三步曲    夙兴夜寐    不记前嫌
  C.就绪    两口子    平心而论    提心吊胆
  D.潦草    人姆指    ~诺千金    指天画地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传说,每年“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成群的喜鹊飞上银河搭桥,这样牛郎和织女才能在鹊桥相会。
  B.鲁迅说他同瞿秋白的友情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C.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备不懈。
  D.北京人艺最近推山四个轮换剧目:《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上帝的宠儿》和《洋麻将》,这些剧目都是经过观众的检验,证明其确实系优秀剧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研究院刚接到一项科研任务,大家一致主张请张教授出山主持,然而院长却力排众议,大胆起用了刚刚出道的大学毕业生。
  B.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米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C.曾几何时,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同,可最后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D.纵观本次比赛,中国队在进攻线上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主攻王一梅和副攻“双塔”薛明、马蕴雯都表现不俗,由她们三人组成的得分“铁三角”呼之欲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警方对报案人员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B.经过艰苦工=作,4月19日,邯郸农业银行金库盗窃案犯罪嫌疑人任晓峰在连云港市一出租房内被成功抓获,同时缴获部分赃款。
  C.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豁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D.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定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对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一一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