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40字。 《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作者:安杨华 
  一、入课序语
  师:杭州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丽风景的一张名片,这里曾留下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而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
  给大家提示一下,教材中的注释要注意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表明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迹可窥知一二。
  (2)“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3)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客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二、解读文本
  1.时间、地点。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1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交代了什么?
  生:时间、地点。
  师:虽然看雪的时间是明朝“崇祯五年十二月”,但是写这篇文章是在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已经建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写文章用明朝的年号纪年是忌讳的,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那作者为什么还这样写呢?能不能改用清的前身后金的年号纪年“天聪五年十二月”或者用干支纪年“壬申年十二月”呢?
  生:应该是表明作者在明朝灭亡后仍不忘故国,不能融于新建的大清王朝的痛苦和孤独吧。
  师:说得很好,理解很到位。
  2.读“三”。
  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三日”与后文写雪景有什么关系?
  生1:为后文写雪景作了铺垫。
  师:对,只有交代了“大雪”而且下了“三日”这样一个充分条件,再写后文的雪景才显得自然可信,才会出现“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景象。“绝”是什么意思?
  生2:穷尽、消失。
  师:对,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句话传达出一种什么意境?
  生3:寂静、空寂。
  师:空寂。很好,写出了大雪后一片空寂,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的情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