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信客》课堂实录
该课获2009年重庆市第二届中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一等奖
韩世坤/执教、整理
(以理查德的《思乡曲》为背景音乐悠然导入。)
师:同学们,在20世纪初的中国,有一种人,他们怀中紧贴别人的书信,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方;有一种人,他们甘心做鸿雁传书的信者,无怨无悔;有一种人,他们风餐露宿,形如乞丐,却成了沟通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有一种人,他们用肩挑,用背驮,用手提,甚至用腰缠,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
就是悲情的职业人——信客。
好,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
(课件展示篇名及作者。)
一、整体感知——初识信客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抢答几个问题。请看大屏幕,准备好了吗?
(师放慢节奏,停顿片刻,制造抢答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依次展示问题。)
师:文中写了几个信客?
生(众):两个。
师:重点写了哪个信客?
生1:年轻的信客。
师:年轻信客开始的时候是否愿意做信客?
生2:不愿意。
师:为什么后来又答应了?
生3:他被老信客的精神打动了。
师:好,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预习的效果不错。
二、重点研读——走近信客
师:年轻信客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当信客,后来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打动,他又答应了,那么,他有没有坚守一生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近信客。
(课件展示。)
他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思考,并将你认为信客没有坚守一生的原因勾画出来。
(生埋头勾画。)
师:好,谁愿意把你的答案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觉得他没有坚守一生的原因是信客的工作很辛苦。
师: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1:信客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从第5段中的“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可以看出信客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师:信客是用双脚来跋涉高山险滩的,确实很辛苦。
生2:还因为他生活得太苦了。
师:你是从文章中哪里看出来的?
生2:文章第3段写老信客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这就能看出,信客很穷,他生活得很不好。
师:看来做信客是不能够致富的,而且生活条件很差。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3:他身体也不行了。
师:你从文章中哪里看出来的?
生3:文章第12自然段,“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从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职业对身体不好。
师:看来,当信客还有职业病呢!还有其他同学找到别的答案吗?
生4:还有信客这个职业很凶险。
师:凶险,你从哪里得出的这个结论?
生4:从文章的第23段,“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住了”。
师:请你给大家范读一下这句话,读出“凶险”的味道来!
(生4投入情感朗读。)
师:非常好,请坐。文中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住了”。凶险在何处?
生5:村里人对他的怀疑。
生6:他在城市里被别人诬陷,还被送进了监狱。
师:很好,还有没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