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题,约3920字。
《诗词四首》同步训练
Xingzhe007
一、积累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或词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惆怅(chóu chàng) 遏制(è) 鱼鳖(biē) 万户候(hóu)
B.峥嵘(zhēng róng) 遒劲(qiú) 遗欧(yí) 岁月稠(chóu)
C.沧茫(cāng māng) 百舸(gě) 粤海(yuè) 竟自由(jìng)
D.寥廓(liào kuò) 沽名(ɡū) 消溶(rónɡ) 橘子洲(jú)
解析:A项, “万户候”的“候”应为“侯”;B项,“遗欧”的“遗”应读wèi;C项,“沧茫”的“沧”应为“苍”, “竟自由”的“竟”应为“竞”。
答案:D
2.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
B.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
C.横空出世(超出人世),莽昆仑
D.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感慨而激昂)
解析:B项,“浅底”指江水清澈见底;因水的清澄可以见底,所以称“浅”。
答案:B
3.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D.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解析:应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答案:B
4. 下列文学常识自—表述不恰当的是(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它为“诗余”。
B.“沁园春”“念奴娇”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了一首词的内容。
C.毛泽东同志喜欢用旧体诗词的形式来表现代生活的思想内容,这些诗属于现代诗歌,如《水调歌头•游泳》《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
D.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1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就属于中调,《忆秦娥•娄山关》属于小令。
解析:《沁园春•长沙》已超过91个字,属长调。
答案:D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诗人表现在诗中的情,往往都经过了一个外化、物化、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将感情形象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B.具体的作品是鉴赏的对象,而评论和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作品,也可以是作家,还可以是更大范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
C.诗词奉行节约原则,追求用最少的词,包含最大的美感容量,中国古典诗词尤其如此。而现代诗歌在这个方面似乎没有如此严格。
D.过去,学习诗文的人大半都从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用的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然后再借鉴、模仿。
解析:A项,缺少主语,删除“由于”;B项,陈述对象不一致,“具体的作品是鉴赏的对象”应改为“鉴赏的对象是具体的作品”。D项,搭配不当,在“模范作品”后加“入手”。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9题。
沁园春•长沙(下片)“片”和“阙”的概念全书统一一个。前面用的是“阙”。
……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6.填空。
⑴如果词的上片用“重在写景,景中有情” 的话语来概括,那么词的下片就可用
, 的话语来小结。从情和景的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