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60字。  精雕细琢最传情
  ——记叙文中的描写
  深圳市宝安区金碧实验学校 王孝平
  记叙文主要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使读者从中受到情感的体验、熏陶与感染,所以记叙文重点强调抒写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才能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呢?细腻的描写则是记叙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这么讲,没有细节的记叙文不能算作优秀的记叙文。细节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景衬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身边的环境中就可以体察到人物的内心情感。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周围的环境与人物的心情一般来说是和谐统一的,当周围的环境与心情不一致的时候,人物就会尝试着去改变一下身边的环境,以求得心情的舒畅愉悦。所以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环境描写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有的是正面或反面烘托出作者的情感。
  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字里行间就蕴含着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满足与痴爱之情。
  朱自清的散文《春》描绘“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这五幅图景,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是一种烘托,人物心情伤感之时,往往看到美好的事物相反会更令其伤感。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表面看来是写优美、静谧、清澈、令人快乐的小石潭,实则以乐写忧,因为作者当时被贬谪到永州,心情有些失落、沉郁,于是借山水来排遣自己心中的烦闷,虽然眼前的美景能给作者一时的快乐,但终究难以完全抚平作者心灵的创伤。这样以乐写忧,更显其忧。
  张之路的散文《羚羊木雕》里,当“我”被逼无奈之下,到万芳家要回送出去的羚羊木雕时,有几句环境描写:“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这里语言虽不多,但明显的烘托出“我”当时孤独、沉郁、伤心、无奈的心情。不用直说,读者就可体会。
  二、以动牵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