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有教案。
《桥之美》教学设计
合肥市宁溪学校 程小鹏
教材分析
《桥之美》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它是一篇具有随感式的说明文,以优美的语言,亲切的语气,向我们展示了桥的魅力。文章通过描写生活中各类桥,品味各类桥传递出的情味,启发我们只要用心欣赏,就一定能体会到桥的魅力多彩。学习本文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在写作上,作者描写桥从常见的俗语写起,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文章结构新颖别致,作者不像惯常行文那样从外形到内部结构,而是别出心裁的与你拉家常,从而把我们带进了神奇美妙的桥的世界。在语言技巧上,文章语言优美形象、富有诗意,打破了传统说明文语言乏味的现象,从而激活了读者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理清课文脉络、感知课文主旨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对于语言的品味和鉴赏方面却有一些欠缺,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
2、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
3、体会文章形象优美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桥之美”美在何处。
2、通过细致阅读文章,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解读。
3、通过个性探究阅读,体会文章优美富有诗意的语言,培养基本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品味形象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本文的重点语句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
2、探究本文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合作法、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课前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教具:多媒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