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语文教师要善于多视角解读文本
分类:
语文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版本:
通用
类型:
doc
大小:
32 KB
评级:
时间:
2010/12/18 12:17:15
下载:
本月:2 总计:257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6140字。
语文教师要善于多视角解读文本
教材解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研读教材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基本功。”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学生运用自我期待同文本撞击的过程。”这三者之间,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唯有教师的正确把握,唯有教师首先与文本进行细致、广阔、深入的对话,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才能选出恰当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把握文本的精髓,体悟文本之味。但是,根据现时课堂观察,很多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不容乐观,值得我们深思。
一、现状点击
1.浮光掠影
许多教师在文本解读上,不愿花时间花精力。要上课了,才粗略地读一读课文,了解文本的大概意思。有的在备课时,直接抄写他人的教案,尤其是在信息改革的现代,还有一部分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他人教案,不经好好琢磨消化,没有认真品味文本。上课时,随心所欲,一切跟着感觉走。而有的教师解读文本泛泛而谈,很是肤浅,没有重点,没有主线,没有深度。这里讲一点,那里说一说,胡子眉毛一把抓。可想而知,以其昏昏,怎能引其昭昭?老师心中都没数,怎能引领学生深刻体悟,学有所得?
2.按图索骥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没有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阅读文本,而是先翻阅教学参考,查找解读资料。对文本的解读,没有自己的阅读体会,更没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只是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在内的相关资料,把别人的认识作为自己最终的解读。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参的传声筒,只是一本有声的教参。
3.舍本逐末
有的教师也想把课备好,把课上好,但在解读文本时,没有抓住重点,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资料搜集上,对文本进行无度的拓展与延伸,而有的热衷于寻找所谓新的教学方法,弃本文于不顾,把备课时间花在构思如何教学上,花在开辟新的教学形式上。这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呀!
二、理性思考
细细品味这些现象,不难发现解读文本在很多语文教师这儿都发生了偏颇,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忽略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多教师,只把自己定位在“传声筒”的角色,而忘了自己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