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专题之三——结构布局
一般说来,(审题立意所确立的)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则是解决“言之有序”——内容承接转换的方法问题。如果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正如‘结构’二字的字面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目的(主题)多么高尚,材料多么优良,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这段话形象地揭示了结构对于文章的重要意义。
所以有人甚至认为:作文就是结构
好的结构,能写作者行文有序,张弛有度地写人叙事,深入细腻地表达感情,有条有理地发表见解,有效在防止写作时信马由缰,从而使文章不枝不蔓,呈现美感。
好的结构,能带领阅读者踏雪寻踪,快速踩准文章的节拍,理清行文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领悟作者的感情,接受作者的见解,从而充分体味文章的美感,享受阅读快乐!
因此,一般说来,总是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好的结构。下面我们来学习几种基本的结构:
一:层进式安排
什么叫层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也叫纵式结构,它是指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步步深入,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环环相扣,步步进逼,各个层次都有自己位置,既不能换位也不能越位,后一层必须是建立在前一层的基础之上。像竹笋剥壳、春蚕抽丝一样,使主旨的诠释逐步趋向深入,并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最终深入读者的心。
一.请欣赏下面三篇名家文章,领悟作者是如何步步深入的,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致讲出来。
第一篇: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蔫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