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2370字。  昌图县第四高中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世博会开幕的日益临近,我们自然愈加关心它将带给我们什么了。因为19世纪时,人们期盼世博会的目的是为了从中看到新世界的模样,但从20世纪后半叶起,这些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大家全可及时获知了,那在这届世博会上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呢?
  近日读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的新著《世博文化解读》,认识和理解上受到了很多新的启示。
  最重要的是,世博会不是商业性质的博览会,它是“展示人类所掌握的满足文明需要的手段,展现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经过奋斗所取得的进步,或展望未来的前景”的活动,它的宗旨是教育大众,绝不是做生意。
  事实也正是这样。自从1851年创立以来,世博会始终是一个展示发现、发挥想象、激励创新的舞台,譬如建成“水晶宫”的金属和玻璃预制板、大功率的蒸汽机和火车头、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尼龙、录音机、塑料、留声机、贝尔电话、爱迪生电报、柯达彩色胶卷和太阳能应用等等,这些新理念、新创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成就,都是首先在世博会上亮相,而后才迅速普及,传遍世界,应用社会,造福人类的,项项都有里程碑的意义。
  所以,历时150多年,世博会逐步形成了它具有三层含义的独特核心价值体系,那就是“进步、创新、交流”。“进步”这根贯穿世博会全部历史并指导未来发展的主线是通过“创新”和“交流”来体现的。而“创新”则是世博会的追求、姿态和方法,它激励人们去探索未解之谜,强调用科学方法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当前,它已从早期的产品和技术竞争,逐步发展到文化与理念的层面,将重心转移到了对未来的探索和思考上。譬如,自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首次以“科学”为主题之后,历届世博会都高举科学的大旗,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科技迅猛发展和科学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巨大成就。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博会更关注如何协调技术进步、人生幸福和保护环境的三重目标,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发展课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了。
  世博会与奥运会不同,奥运会是各国硬实力的较量,世博会则是人类软实力的展示。世博会不强调竞争,而主张交流切磋、取长补短,进而在某些方面形成全球性的共识。所以,世博会将给我们带来的,首先是科学:科学理念,科学意识,科学方向,科学技能;既使我们看到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也让我们展示中国科技的实力,和科学对中国的影响。所以,它将是推进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
  世博会是科学的盛会,那就值得我们热切期盼它,更需要我们全力促成它!
  (《世博会将带给我们什么》文倪既新 选自2010年1月2日《河南科技报》)
  1.下列对“世博会”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博会上,一些新创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都将在会上亮相,它是具有商业性质的博览会。
  B.以前人们可以通过世博会看到新世界的模样,现在世博会将给我们带来更从的科学理念,科学意识,科学方向等。
  C.世博会在全世界影响深远,自从它创立以来,就一直是一个展示发现、发挥想象、激励创新的舞台。
  D.我们通过这次上海世博会,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也能展示中国科技的实力。
  2.下列关于“世博会具有三层含义的独特核心价值体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观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进步”这根主线不仅一直贯穿其中,而且还指导着世博会的未来发展。
  B.世博会虽早在1851年就创立了,但以“进步、创新、交流” 三层含义的独特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在近时期形成的。
  C.世博会与奥运用不同的是它是人类软实力的展示,不强调竞争,主张交流切磋、取长补短。
  D.世博会强调用科学方法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创新”是它的一贯追求、姿态和方法。
  3.下列关于上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博会的宗旨是教育大众,它的举办或展现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经过奋斗所取得的进步,或展望未来的前景。
  B.世博会从其成之时就高举科学的大旗,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科技迅猛发展和科学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巨大成就。
  C.这届上海世博会,我们既能在某些方面形成全球性的共识,又将是推进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
  D.世博会的重心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它已从早期的产品和技术竞争,逐步发展到文化与理念的层面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①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②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③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