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6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设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也较浅显,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完全可以自行翻译。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短的时间内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3.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讨论。
  2.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3.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刺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2.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教学方法:
  1.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顺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
  昳丽(    )    窥镜(   )    朝服(    )    市朝(    )   间进(     ) 
  二、 导入新课 
  1.导入语: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来寻找答案。
  2.解题
  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