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中学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
第一卷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纶巾(guān) 罗绮(qǐ) 数见不鲜(shuò ) 饮鸩(zhèn)止渴
B.砧(zhān)板 暮霭(ǎi) 为虎作伥(chāng) 厝( cuò)火积薪
C.伶俜(píng) 擢升(zhuó) 犯而不校(xiào) 前倨(jù)后恭
D.联袂(mèi) 陌(mò)阡 强(qiáng)人所难 茕茕孑(jié)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稗官野史 飞扬跋扈 英雄倍出 没齿不忘
B.刚愎自用 明辩是非 按部就班 一张一弛
C.脉搏微弱 相形见绌 川流不息 变幻莫测
D.随声附合 深孚众望 同仇敌忾 贻笑大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再次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 的义务。
② 我国入世后,与世贸组织规则不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需要 、修改,同时还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规。
③ 新时期的志愿者行动可以说是雷锋精神的 和深化。
A.抚养 废止 继续
B.扶养 废置 继续
C.扶养 废止 延续
D.抚养 废置 延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具有综合性人文性质的语文教学又必然首当其冲。
B.亚太经合会议早以结束,,如今才见报道,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报道全是明日黄花。
C.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D.教育要讲究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主义。
(解释)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的攻击或遭遇灾难。半青半黄,指庄稼未成熟或思想未成熟等。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褒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B.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里呼吸,有抗腐蓝的能力才不腐烂的。
C.他深刻论述了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在高科技下所发生的变化和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D.李煜等人认为杜甫有浓厚的门第等级观念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解析)“聚集”的应该个是专业化人才,动宾搭配不当。句末的“不腐烂的。”赘余。有歧义,“值得商榷的”可以是李煜等人的观点,也可以指杜甫的观点。
6.对《蜀相》一诗中词句是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碧草自空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度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包括作者在内的的为国为民、大智大勇的人。
7.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既写出了良辰美景,又写出了时光的推移;继之以“何时了”,则写出了作者的无限感伤。
B.二、三句写主人公难以承受回首往事的痛苦;月夜里,于“小楼”、“东风”之中,却又不禁想起了往日“故国”里的帝王生活。
C.“雕栏玉砌”指代南唐故国宫苑中的妃嫔已年老色衰,不能再来帮助主人公派遣心中的苦楚。
D.“问君”的“君”,指的是作者李煜自己,“一江春水”极写“愁”之深。
8.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词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的过程。
D.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清丽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