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40字。  16大自然的语言
  【教师寄语】梭洛说过:“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重点难点】理清文章顺序,了解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全文——揣摩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思路。
  3.圈点勾画法——画出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整合出每一段的主要意思
  二、预习自测   
  1、给加粗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      )   连翘(    )  纬度(    )   销声匿迹(    ) 
  蓑衣(      )     阻挠(    )      忌讳(     )悄然无声(    )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草木荣枯:
  花香鸟语:                        风雪载途:
  年年如是:
  三、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了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说着冬天的故事。鱼鳞上的圆圈告诉了我们它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嵌在喜玛拉雅山巅,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浩瀚的海洋。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2、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五、合作交流.
  1、第二部分:
  (1)、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2)、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2第三部分: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2)、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3)、“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4)、“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5)、“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