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0字。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
  教学目标
  1、 感受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压制个性的愤慨及要求社会改良的强烈愿
  望。
  2、 理解“病梅“的象征义及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课时
  1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文对句,设疑导入
  回顾古典诗词中的“咏梅”诗句。
  梅是古典诗词中的美丽意象,其孤傲、清高、坚韧的品性也成为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象征。今天,我们就要学一篇写“梅”的文章,然而这 “梅”却不再拥有健康、自然的美,而是被扭曲的病态之美。那么,作者笔下的“病梅”将是一种怎样的独特文化象征呢?
  二、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三、理顺文脉,体味情感。
  1、夭梅病梅之风是如何在社会上大行其道的?哪些人在制造病梅?
  文人画士:孤癖之隐(以个人的审美标准“绳天下之梅”)
  第三者:转“文人画士”之意于鬻梅者。
  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六个动词,抓住核心句“遏其生气”,感受以“文人画士”之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机制,他们的行为实质是摧残生命,遏制个性,后果是“江浙之梅皆病”。)
  2、作者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措施来疗梅、救梅?
  “购梅三百盆”“辟病梅之馆贮之”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七个动词,抓住核心句“纵之顺之”,感受作者不随波逐
  流,其行为实质是尊重生命,推崇天性)
  3、作者“记“文人画士害梅和自己辟馆疗梅,分别倾注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同学圈划、朗读文中的有关词句并体味作者的情感。
  “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沉重的叹息、愤慨。
  “ 泣”——同情病梅
  “誓”“甘受诟厉”——态度坚决、毫不妥协
  “安得使予多……也哉!” ——希望中含着无奈
  四、背景切入,深化理解
  文章短小精悍,三百多字几乎句句写梅。作者仅仅为梅而写梅吗?在这背后,你有没有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