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280字。  “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部分题目WORD转换及试卷整理   程道流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五四散文作家将“以自我为中心”看作是“个人笔调及性灵文学之命脉,亦整个现代文学与狭义的古典文学之大区别”,正是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之主导地位的确立,带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主旨的充分实现。由于晚明小品中体现了极为可贵的以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为中心、并因此而“独抒性灵”的语言努力,被周作人等五四白话散文作家看作是“中国新散文的源流”。五四白话散文语言正继承了晚明小品语言建构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的历史成就,又在更贴近语言自然形态的白话形式中使其得以发展,并借鉴了西方文学语言的有关经验,终而确立了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于语言组织中的主导地位。
  在周作人对晚明小品经由清代散文而发展至五四白话散文的历史脉络的梳理中,俞平伯《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曾被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几乎代表了五四白话散文的最高成就。该文语言不仅如晚明小品那样不再受到规则语音节奏的限制,且熟练使用的白话使其获得了超越文言模式的结撰音乐美感的自由度,创造出颇为丰富、深入的音乐美。
  如果说,俞平伯散文显示着与晚明小品一脉相承的五四白话散文语言的发展;那么,鲁迅散文集《野草》则更多包含着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对象征主义的理解和借鉴。鲁迅曾翻译过俄国作家安特莱夫的数部作品,称“其著作多属象征”,并指出象征主义的特征在于“暗示之力 ,较明言者尤大”,为“神秘之文,意义每不昭明,唯凭读者之主观,引起或一印象,自为解释而已”,具有对象征主义的深入理解;且鲁迅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借鉴了象征主义的格调。《野草》中很多作品的情感表现有一种重构现实的抽象、凝练,体现出“没有实践意义的现实”的“纯音”特质,显示着与象征主义音乐美建构的相通。如《雪》中这样描写“朔方的雪花”:“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从这样的文字中读到的,与其说是雪花飘荡之状的重现,不如说是对一种更加抽象、普遍的强大生命力之流动、扩展、弥漫而不断壮大起来的奔腾乐音的感受。
  面对这样的散文语言的历史发展,我们又如何能再以属于古代的抑扬顿挫、整齐回环的语音层面音乐美来对之加以“引导”呢?强调传统之不能割裂固然重要,强调不能陷入传统而迷失方向更为重要。建构丰富多彩的具有拨动读者心弦之深层力量的情感旋律,将是当代散文语言的发展方向。
  (节选自徐艳《试论散文语言情感表现层面的音乐美》)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是个人笔调及性灵文学的命脉,也是整个现代文学与侠义的古典文学的区别。
  B.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是对一种抽象、普遍的强大生命力流动、扩展、弥漫而不断壮大起来的奔腾乐音的感受。
  C.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表现为抑扬顿挫、整齐回环的情感旋律,具有拨动读者心弦的深层情感力量。
  D.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是文学语言摆脱语音的束缚而获得的一种自由,其实质表现为不同于理性逻辑的情感的流动。
  2.下列关于对“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主导地位确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晚明小品体现了极为可贵的以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为中心的语言建构并经过“独抒性灵”的语言努力。
  B.五四白话散文借鉴西方文学语言的经验,在白话语言形式中发展了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
  C.《西湖的六月十八夜》不受规则语音节奏的限制,获得了超越文言模式结撰音乐美感的自由度,具有丰富、深入的音乐美。
  D.《野草》中很多作品的情感表现具有重构现实的抽象、凝练,显示着与象征主义音乐美建构的相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主旨的充分实现带来了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在散文中的主导地位。
  B.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要求文学语言追求充满想象性、弥漫性的情感的起伏、奔涌,是对语音层面音乐美的超越。
  C.鲁迅对象征主义的理解与借鉴,使其作品获得了情感表现层面音乐美,并焕发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D.在散文语言的历史发展中既要强调不能割裂传统,也要强调不能陷入传统而迷失方向。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张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少师事刘炫,炫谓门人曰:“行成体局方正,廊庙才也。”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高祖谓吏部侍郎张锐曰:“今选吏岂无才用特达者?朕将用之。”锐言行成,调富平主簿,有能名。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谓房玄龄曰:“古今用人未尝不因介绍,若行成者,朕自举之。”尝侍宴,帝语山东及关中人,意有同异。行成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自是有大政事,令与议焉。累迁给事中。帝尝谓群臣:“朕为人主,兼行将相事,岂不是夺
  公等名?舜、禹、汤、武得稷、蒐、伊、吕而四海安,汉高祖有萧、曹、韩、彭而天下宁,兹事朕皆兼之。”行成退,上疏曰:“有隋失道,天下沸腾,陛下拨乱反正,拯人涂炭,何周、汉君臣所能比数。虽然,盛德含光,规模宏远。左右文武诚无将相材,奚用大庭广众与之量校,损万乘之尊,与臣下争功哉?”帝嘉纳之。转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
  太子驻定州监国,谓曰:“吾乃送公衣锦过乡邪!”令有司祠其先墓。行成荐里人魏唐卿、崔宝权、马龙驹、张君劼皆以学行闻,太子召见,以其老不可任以事,厚赐遣之。太子使行成诣行在,帝见悦甚,赐劳尤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