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三篇,约10450字。

    2011届高三语文阅读材料(二)
  社会热点
  【新闻回放】
  中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3时41分报道,曾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的“打工皇帝”唐骏,近日被有“学术打假斗士”之称的科普作家方舟子指其博士学历造假。唐骏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首次公开回应质疑。但方舟子等人继续追问唐骏的学历问题。与此同时,网上开始流传一份学员通讯录,指国内还有不少公众人物与唐骏都出自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其学历亦有疑点。
  【人物简介】
  方舟子,1967年9月出生,本名方是民,方舟子为其笔名。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是《新语丝》月刊和同名网站的创办人。自1999年以来,方舟子设立新语丝网站,通过发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以及批判基督教、伪科学、伪气功、伪环保、伪中医等。方舟子同时是许多知名平面媒体的专栏科普作家,并且出版过一些以科普和反学术腐败为题材的著作。2010年8月29日傍晚在北京住所附近遭2名男子袭击,面部被喷不明液体,腰部被铁锤砸中后“破皮出血”。北京警方已介入调查。
  导语:他的境遇折射出的,是我们的社会在成就与德行、功利与价值面前的进退取舍
  【相关评论】
  学历不重要,但唐骏的学历很重要(节选)
  2010年07月12日   经济观察报   李翔
  为唐骏辩护的人说,学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唐骏自身拥有的能力。确实,到了今天,唐骏已经无需某个名校的学历来为自己增加筹码。如果不是方舟子此番打假,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号称打工皇帝的唐骏还可能是一名博士。但是当年加州理工大学博士的误导却一直延续到今天,而在当时或也不无当事者(不一定非是唐骏本人)重视学历的虚荣。而众所周知,从来没有只说一次的谎言。谎言一旦诞生,就具备了生命,其后只能是更多的重复和更多的谎言。
  即使是质疑唐骏先生的人中,也大有不以学位为然的人。中国过去的大动荡年代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对学历的迷信,虽然对它的迷信不断在试图重新抬头。现实是双面的,那些对自身没有学历引以为傲的政治家和创业英雄们,总是倾向于雇佣用有良好学历的人,每年夏天走进大学就能发现这一点。但总的来说,鲜有人认为学历到今天已经重要到可以击倒一个人的地步。
  不过,学历虽不重要,放到今时的语境下,唐骏先生的学历却很重要。一方面他是公众人物,而且是正面的公众人物。他的成长经历一直激励着很多中国年轻人。往往是这样的人物,反而不允许有道德缺陷——比如学历造假,因为可能会有无数人仿效他的缺陷,视之为通向成功之路的必要之恶。
  但往往也是这样的人物,容易陷入两难之境。他必不屑于这种微小之恶,但是当这种微小之恶已经发生时,他又被迫要去强辩,因为他也必不容忍自己塑造的偶像之上有污迹——即便理智告诉他,坦率认错或许更为让人容易接受。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唐骏”,都身处这样的尴尬之境,纠结于自己不屑一顾的错误和拼命维护的自尊中。我们想拥有道德感,但又不想失去自尊。
  唐骏先生学历真伪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对唐骏先生一人而言,也绝不仅仅是满足好事者将偶像退下圣坛、群氓打到偶像的破坏心理,而是有更深刻的意义。
  这种意义在于,它或许能够激发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道德勇气。这种道德勇气不是针对唐骏先生,而是针对我们自身,让我们有勇气撕破自己也参与编造的有虚伪和谎言构成的现实。捷克作家和前总统哈维尔所言的要勇于“生活在真实中”,亦有此意。只有勇于真实,才能让我们每个人免予在拜金和意识形态的潮流中下坠。无伤大雅或者随大流的谎言正是牵引着我们和这个社会集体下坠的万有引力。
  因此,我们首先期望唐骏先生拿出勇于生活在真实之中的勇气,为视他为榜样的年轻人做出表率,道清原委;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每个人叩问自身,是否也具备这种生活于真实中的勇气;如果是我们自身遇到这种困境,我们又当何为?
  公信危机,一个国家扛得住多少谎言?
  一、“大规模地说谎”的历史教训前车可鉴
  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以《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为题,刊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派赴山东寿张县了解情况的同志写的一封信。标志着浮夸风进入高潮,随后亩产万斤已经不再是新闻,亩产数万斤的消息屡见不鲜,虚报产量的事情比比皆是。大跃进之后的几十年,甚至直到今天在大陆社会,为了追求政绩,还是有一些地方党政官员,仍旧使用虚报数据,例如财政收入、GDP的总量、国民收入,甚至计划生育都在玩数字游戏,这依然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阴魂不散的现实写照。
  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曾有《清算谎言经济学》一书,揭露美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崩溃的真正原因——结果表明元凶多聚集在充满谎言的华盛顿,而不是华尔街。因谎言而带来的生产力,是泡沫的生产力;因谎言而带来的表面风光,是短暂风光;因谎言而带来的繁荣,是虚假繁荣。也许,到最后我们会发现,真话才是生产力——无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会,诚信度越低、透明度越低,运行成本就越高,效率就越低下。
  有文章《美国人诚实,中国人爱说谎?》认为,本性上讲很难说美国人或中国人谁更诚实,富裕本身提高了欺诈的门槛,但不能杜绝欺诈——只是美国健全的法律和信用体系使一般欺诈行为大大提高成本,个人欺诈会导致信用破产,直接结果是:申请不到信用卡、租不到房子、买车买房贷不到款,因此美国人才小心翼翼。
  方舟子被袭,为什么触发公共痛感?
  2010年08月31日 09:16:0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于8月29日被不明身份者袭击,引发各种猜疑。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方舟子称对于这样的遭遇感到惊讶,并表示该事件100%与私人恩怨无关,肯定是触及某利益集团后遭报复,希望抓住袭击者幕后的黑手。方舟子表示,自己从2007年起就多次受到恐吓,最近一次发生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