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生命的意义》导学提纲
分类:
语文
/
初中教案
/
六年级上册教案
版本:
鲁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3 KB
评级:
时间:
2010/12/29 13:53:49
下载:
本月:1 总计:2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2490字。
《生命的意义》导学提纲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朗读感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品味语言,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读议结合,学习保尔的革命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真正感悟生命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品味课文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和哲理性抒情。
2.感悟学习保尔的革命人生观。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踱步( ) 岔路( ) 栅栏( ) 绞架( ) 云杉( ) 如茵( )碌 碌无为( )
2.词语。
虚度年华: 碌碌无为:
哀思: 幽思:
3. 阅读课文后填空。
主人公 是在 (地方)思考生命的意义的,第 段突出了生命的意义。
4.了解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作者。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1.导语
老师小时候,国家曾大力宣传学习张海迪。人们都说张海迪身残志坚,是新一代的保尔。而今,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铿锵有力的话语又一次在耳边回响,一种莫名的力量再次从心中升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再一次体味飞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保尔精神.
2.指名简介作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家境贫寒,只念过三年书。十月革命时,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右眼失明。25岁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顽强斗争,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
3.作品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以作者一生的经历为基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保尔•柯察金从一名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英雄的过程。主人公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严峻的考验在不断的磨练中,最终成为无产阶级英雄。他的光辉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二、自主合作学习
1.本文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一部分,但给人的感觉却十分完整而且中心明确,请找出主人公的行走路线。
保尔沿着( )→走到(松树林前岔路口的广场)→右面( )→走下( )→进入( )→离开
2.读完课文,你感受到主人公保尔怎样的内心世界,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3.本文最有特色的是地方就是将景与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主要写了没有生命力和有生命力两种不同的环境,体现两种不同的气氛:
一种是肃杀的气氛,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作用是什么?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生命的意义》ppt3 沪教版
《生命的意义》ppt2 沪教版
《生命的意义》视频素材1 沪教版
《生命的意义》视频素材 沪教版
《生命的意义》ppt1 沪教版
《生命的意义》ppt 沪教版
《生命的意义》教案 沪教版
《生命的意义》课堂实录1 沪教版
《生命的意义》视频课堂实录 苏教版
《生命的意义》课堂实录 苏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