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7230字。  汝城一中2010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单元测试卷
  语文(问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答完题后,要把答案转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5小题,满分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倩影(qiàn) 袅娜(nuó) 畸形(jī)   脉脉含情(mò)
  B.纤细(qiān) 吞噬(shì) 凋谢(diāo) 未雨绸缪(móu)
  C.侘傺(chà) 垝垣(guǐ)  否泰(pǐ)  刚愎自用(fù)
  D.踯躅 (zhú)   愆期(qiān) 罹难(lí)  不屑一顾(xiāo)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袅娜     镶边     垝垣     义愤填膺
  B.斑驳     萧索     凋零     婆娑起舞
  C.淅沥     倩影     猗郁     一椽破屋
  D.蒲苇     烦燥     玳瑁     秋蝉厮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春秋时期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战国时的周朝天子,至多只能和宋、鲁等小国的君主相提并论罢了。
  C.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际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
  B.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C.如果陈水扁执意按其所谓“台独”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坐视不管。
  D.此前,布什政府一直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列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保卫美国不受敌对国家导弹的打击至关重要。
  5. 下列关于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
  A.《故都的秋》——朱自清——散文
  B.《囚绿记》——陆蠡——散文
  C.《离骚》——屈原——诗歌
  D.《归园田居》——陶渊明——诗歌
  二、文言诗文阅读(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共22分)
  (一)阅读文段一,回答6—7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唯有杜康             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             古式的衣领
  C.鼓瑟吹笙             弹奏
  D.山不厌高             厌恶
  7.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