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80字。
结构精巧,文章方好
郑培忠
【理论指导】
一块块的砖瓦按照一定的框架结构搭建起来才能成为一幢具体形状的高大建筑,同样一个个优美的词汇和句子按照一定的框架结构搭建起来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的外观形式。平时写作,有的同学偏重审题立意,有的偏重文章语言,而对结构却有所疏忽,下笔之时,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让人读了搞不清罗列的优美词句和丰富的材料是想表达一个什么中心。为避免这一毛病,写作前我们的脑中要有一个大体的文章框架,根据所写中心简单地列个提纲,确定主次详略、材料安排形式、开头与结尾的照应以及内容间的过渡等作文结构问题。总之,鲜花再美,无序的堆放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凌乱,精美雅致的花篮给人的却是有形有款的艺术美。
思考一下我们的作文,我们会感觉:语言我们精雕细刻了,材料我们精心选择了,唯一欠缺的是对结构的打理,以致出现了结构无序、局部结构不完整或结构不规范等情况。造成这些情况无外乎下列原因:(1)下笔前没有精心设计结构形式;(2)谋篇布局缺少恰当顺序安排;(3)没有必要的理论章法指导;(4)结构简单,缺少波澜。
要避免上述毛病,必须牢记以下几条:(1)结构必须完整。一篇好文章要有开头、有主体、有结尾、兼顾好过渡照应。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要把握运用好。(2)杜绝三段式的结构模式,“老三段”的结构模式要走出高中生的作文本。(3)尽量做到结构匀称。“头重脚轻”“大腹便便”“大头大脚主体干瘪”这些严重的比例失调现象坚决不要。(4)不同的文体形式要有相应的结构形式。
文章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下面仅谈常见的几种。
一、肩并肩,各有侧重——并列式
写记叙文时,我们先要确立要表现的主题,为表现这一主题,可以选取几件事情或几个片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写人、写物、写事,让所写的人更丰满、所写的物更具体、所写的事更详细,这样主题就会更清晰明了了。比如《琐忆》从不同角度出发选取“替人挨骂”“鼓励青年”“代人补靴”等小事表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特点。
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可以将不同层面而又相互联系的事物连缀在一起,丰富的材料紧紧围绕住要表现的主题,这样就会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比如我们要写作一篇表现家乡美的文章,我们可从家乡山、水、人、风土人情、精神面貌等方面选取材料,盛赞家乡的美丽。
议论文则体现在论证过程中,或是并列安排几个小分论点,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论证自己大论点的正确性;或是并列安排众多的论据材料,通过不同的事例从不同侧面来论证一个论点。在文章的整体与局部上都可以使用这种形式。并列式结构在议论文中应用得最为普遍,它易于作者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分点论证,这些并列的小分论点因为从不同角度阐述论点的正确性,所以所写的文章往往就具有了特别强的说服力。建议同学们写议论文时多考虑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比如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如果确立了“理想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的中心论点,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大论点拆解成如下几个并列的小分论点:(1)理想是拼搏的起点。(2)理想是拼搏的目标。(3)理想是拼搏的动力。因为这三个并列的小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只要我们证明了每个小分论点成立,也就论证了中心论点成立。当然,论述每个小分论点时,也可以选取并列的论据材料。
二、背对背,是非分明——对比式
对比就是把不同色调的材料整合到一篇文章中来,让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是非分明截然不同。对比也叫反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