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30字。
古诗词阅读训练九则
□湖南 吴同和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卢照邻
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
【思想内容】
好友高参军北还,可喜可贺,一路上,纵然山高路险,他也会觉得“驿路开花处处新”的;我南滞在此,形单影只,实在痴愚,即便有鸿鹄之志也是枉然。高参军将从我当年南游蜀地的来路还京,真为他提心吊胆:这一路上,风尘滚滚,关山重重,那数不清的峭壁悬崖,急流险滩,不知他如何跋涉?远了,远了,好友的车盖早已在视线之外,我还在离别的高坡上挂肚牵肠:什么时候该过三峡,什么时候能越秦岭,什么时候才安抵京洛,“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的蜀道将如何穿越,“又闻子规啼夜月”的空山野岭又怎样入眠……恍惚间,琴声似断,高参军已离我而去,难以再见;秋山俱寂,夜空那“杜鹃啼血猿哀鸣”的悲声格外刺耳,令人毛骨悚然……猛一惊,直面惜别时的童山青岩,不胜感慨,志同道合的你我,千山万水将隔不断我们的情谊,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
【艺术特色】
卢照邻性格孤傲,卓尔不群,由于悲苦,本诗景幽情苦,词冷曲哀,凄切有余而旷达不足,但其拳拳之心,眷眷之意却表露无遗。
【阅读测试】
1、哪两句诗最能表达诗人对高参军北还的担心和思念?简述理由。
2、完成下列与“送别”相关的唐诗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2)春草明年绿,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中送别》)
(3)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归目并随回雁尽,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参考答案】
1、五、六两句最能表达诗人担心和思念之情。琴声已断,知音难寻,这是实写;秋山空旷,猿鸟悲鸣,这是虚拟。诗人想象好友在高山峡谷中行进的艰难,寓苦情于幽景,蕴思念于哀词。
2、(1)挥手自兹去 (2)王孙归不归( 3)山回路转不见君 (4)愁肠正遇断猿时
会稽郡楼雪霁
张 继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望霁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睛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思想内容】
登高望远,饮酒赋诗,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之所好。胸中垒块、喜怒哀乐,遐思迩想之后,往往与眼前景物合而为一,物我两忘,从而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
云开雪霁之时,诗人登上古郡城楼,近观远眺,玉砌银妆,洁白、秀美、静谧、邈远,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心灵因之净化,愉悦非常。但避难而到吴越之郡的诗人,欣喜之余,却有特别的感悟:不远处的卧龙山上,有春秋越大夫文种的坟茔,想当年,他为越国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被勾践赐剑自杀身亡;远眺处,夏禹陵墓之前,分明积雪聚玉,洁美无比,这位治水有功,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卒的古贤得到了人民的爱戴与尊敬。换一个方位看,西施浣纱的水滨似有素绢白纱在眼前晃动,只可惜这位受命于国难之时的绝代佳人香销玉殒之后,还遭世人非议责难……诗人缘情写景,已入有我之境,感情极为复杂难状,集赞叹、仰慕、惋惜、悲凄于一墨,进而对安史之乱后避难江南的颠沛生活忧恐不已,对日渐衰微的唐王朝有所影射。所以,向晚时分,倍觉清冷,只好放下窗帘,无心再去欣赏那落日余辉下的“红装素裹”之景;此时红日渐隐,卧龙山风光与镜湖景色尚清晰可辨,令诗人悲欣交集。
【艺术特色】
这首七律,意象深微,清纯素雅;寓情于景,跌宕起伏,故其情与景、意与象完美结合,浑然莫辨。
【阅读测试】
1.用4个动宾短语概括全诗四联的内容,每句不超过5字,要求基本整齐划一。
2.举例说明诗人表达情感的手法。
【参考答案】
1.①赏雪霁——叹古贤——悲风厉——悦微明(动宾式)
②赏古郡雪霁——叹会稽圣贤——悲向晚风厉——悦湖山微明(动宾式)
③雪霁胜境——会稽名贤——晚风凄厉——落日悲欣(主谓式)
2.诗人综合使用了比喻、对偶、映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