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大铭中学 陈志明
一、教学设想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是一篇文言选文,篇幅短小,文意易懂,而简短的文字下蕴藏的却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恰恰是当今社会所需要所呼唤所倡导的。充分挖掘文中蔡勉旃具备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荡,进而完成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升华。因此,学习本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言文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1.学生能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2.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教法设计
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
探求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充分认识本文主人公埋下伏笔。
1.提问学生:如果你借给了朋友一笔钱,你会不会让朋友打一个借条呢?
【设计说明】此问题的设置在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会让借钱者打借条,以防不测。进而在学习文章时更深刻地认识到,正是因为蔡勉旃所具备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才会让他的朋友在寄放钱财时放心地不立字据。从而使学圭认识到“诚信为做人之本”。
2.提问学生: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有一天,你正一个人在街上溜达,忽然,你发现路边有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千多块钱,而周围又没有人,这时你怎么办?请如实回答这个问题,不要不好意思。
【设计说明]此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可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对如何看待金钱与做人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二)引入课题,理解讨论
1.师:刚才同学们对金钱、信用以及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叫蔡勉旃的古人在金钱与诚信之间是如何选择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并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设计说明】本课内容简单易懂,学生自己处理可提高其自学的能力。
2.提问学生:谁能到讲台上给大家做一次小老师,把这篇文章给大家读一读,讲一讲?
【设计说明】经常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可使学生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学生讲读了这篇文章后,教师可倡议其他学生对他朗读和讲解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更正,也可发表自己的不同理解。
提示:教师在点拔中,应注意让学生掌握课下注释中的文言常用词语,并注意下列词句:
(1)“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的停顿、断句,“寄”字的意义。
(2)“蔡召其子至,归之”一句中“之”的意义,“至”“归”的讲法。
(三)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1.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怎样理解“券在心,不在纸”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