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70字。

  古诗鉴赏“五关注”
  从学生历次做高考模拟卷的情况看,得分率最低的要算诗歌鉴赏题。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大多数诗歌本身难以读懂,二是因为学生缺乏“五关注”意识,缺乏相关的阅读鉴赏技巧。那么,何谓“五关注”?诗歌鉴赏为什么要“五关注”?怎样培养“五关注”意识,掌握“五关注”技巧?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看法。
  一、关注题目
  无论是诗还是词、曲,题目都与内容有关:或者规定了所写内容,或者暗示了所写内容……因而诗歌鉴赏要关注题目(有的词曲只有词牌曲牌而没有题目,有的诗歌在题目位置只标明体式“五律”“五绝”或“七律”“七绝”而没有题目,这另当别论)。例: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知道的?
  参考答案:读书能为思想增加“源头活水”。从题目“观书有感”得知。
  而如果不关注题目,就难以准确把握全诗内容,也许会以为这是一首写景诗……
  二、关注注释
  在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中,为降低鉴赏难度,命题人往往会对影响理解鉴赏的疑难问题作出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注明生僻字词的读音、意义,有的介绍写作背景的相关情况……被注释之处往往是理解鉴赏的拦路虎,不注释将妨碍一般考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而注释往往是理解鉴赏的一把钥匙,关注注释有助于准确理解鉴赏诗歌。故诗歌鉴赏要关注注释,对注释切不可等闲视之。例2007年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逆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之“品”来抒写自己方直不变之“志”。“怜琴”因为“弦直”(无关“宫商”),“爱棋”因为“局方”(不因“得失”),“直”乃正直,“方”乃方正(有棱角、有原则),“正直”“方正”正是作者人品、志向之写照。自己正直方正之品始终不变,哪怕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独处小斋!作者借琴棋抒发了高洁自守,方直不变的情怀,也对混浊世事进行嘲讽。
  而如果不关注注释,不了解相关情况,就不能作出正确解答,也许会认为作者表达的是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隐逸情怀……
  三、关注意象
  意象是倾注作者情感、表达内容主旨的诗歌形象,鉴赏诗歌通常要通过把握意象去把握意境,把握思想情感或内容主旨。因此,诗歌鉴赏要高度关注整首诗所描绘的意象,在感知全诗意象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全诗的内容主旨。应该熟悉复习资料中列举的各类意象的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