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90字。
4321谈古诗鉴赏
茶陵二中段冬文
关键词:古诗鉴赏四看三联二抓一用
内容梗概:针对学生在高考古诗鉴赏主观作答题中茫然失措的现象,总结出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句意;联系背景、联系文学常识、联想想象;抓意象、抓意境;运用诗歌鉴赏的话语系统等鉴赏技巧。是一种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
2002年高考古诗鉴赏题改为主观作答题,加大了做题难度,把对考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给考生以更多发挥的空间,有利于考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及个性的展示,可以更好地检测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客观试题, 考生可以借助选项加以理解,可以对比分析,然后进行判断,甚至可以猜测。而主观题要求考生首先要读懂作品,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知识和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近几年来,古诗鉴赏主观题得分率不是很高,为数不少的考生作答失误的原因主要有: 或理解不当,牵强附会;或无从下手,胡乱应付;或表达不准,文不对题……既有鉴赏常识的问题,也有鉴赏要领和方法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四看、三联、二抓、一用。
一、四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句意
1、看题目吴齐贤《论杜》曰:“唐人做诗,于题目从不轻下一字。”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分析诗题,有助于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例如下面两首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唐•张籍《酬朱庆余》
这两首诗写得较含蓄,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两首应答诗,两诗的写作意图分别是: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表现自己考前不安的心情,向张籍征询意见,并希望得到张籍的指点。张诗委婉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貌美且歌声动听的采菱的姑娘,“齐纨”句暗示说朱是难得的人才,对考试不必担心。两诗中虽有新婚少妇与越女的形象描绘,但寄意全在诗外。对两诗的理解不能只看诗的字面意思和具体形象,而应结合题目把握其隐含的意义。
2、看作者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诗歌往往烙上了诗人及时代的印记。因此,借助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材料能准确理解诗意。如李白的诗想象丰富,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自然清新。又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多为闺情词,委婉细腻,清丽明快;后期多为抒发悼亡之情和怀旧之思,如泣如诉,凄凉低沉。如果了解了词人李清照的有关情况,那么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和《声声慢》(寻寻觅觅)的理解应该不会有难度。
3、看注释试题的注释往往是命题人对诗中难以理解的地方加注,因此注释常常是我们理解内容的一把钥匙。如200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王维的《过香积寺》。注释中两个词语均属佛教用语,通过注解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世俗欲念的超脱,对清净隐居生活的向往。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