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6760字。
2 祝 福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正月( ) 寒暄( ) 朱拓( ) 编纂( ) 少不更事( )
谬种( ) 搭讪( ) 咀嚼( ) 形骸( ) 炮烙( )( )
解析:本题引导我们在加强诵读的基础上,注意词语的积累。
答案:zhēnɡ xuān tà zuǎn ɡēnɡmiù shàn jǔ hái páo luò
2.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寒喧( ) 告戒( ) 鬼秘( ) 烟蔼( )
应筹( ) 走头无路( ) 沸返盈天( )
解析:本题考查易混字词的书写。
答案:喧——暄 戒——诫 鬼——诡蔼——霭 筹——酬 头——投 返——反
3.请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1)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_____________ (瘦弱、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_____________ (消失、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_____________ (仿佛、好像)是_____________ (木雕、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_____________ (一轮、一转),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2)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_____________ (紧缩、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干涸)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望、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_____________仓促、局促)了,立刻_____________ (没、敛)了笑容,_____________ (旋转、调转)眼光,_____________ (自去、直去)看雪花。
(1)解析:本段文字是对祥林嫂临死之前的外貌描写,与下文对祥林嫂的初到鲁镇、二到鲁镇的两次肖像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旨在加深对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身心摧残与迫害的理解。
答案:瘦削 消尽 仿佛 木刻 一轮
(2)解析:本段文字旨在引导理解柳妈这一文学形象。柳妈虽然也是下层劳动妇女中的一员,但她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祥林嫂的痛苦之上,缺少必要的同情心,她的一些言语、行动对祥林嫂的死客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作者对其也是持批判态度的。
答案:蹙缩 干枯 钉 局促 敛 旋转 自去
4.填空。
(1)《四书》中的“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简捷”应解释为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课外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四书》是由北宋的理学大家朱熹将《论语》《孟子》和从《礼记》中抽出的《大学》《中庸》合编成的一本书《四书集注章句》;明清两代以此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答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解析:本题旨在说明鲁镇的人对待祥林嫂的态度,就连一个小小的短工都是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参考答案:直截了当。
5.阅读课文,按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在下表填写出小说情节提纲。
情 节 主要内容
序 幕
结 局
开 端
发 展
高 潮
尾 声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和概括。作为小说的三要素,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是阅读小说的第一步。《祝福》一文采用倒序手法,进行叙事,阅读时要注意这样安排情节的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