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5770字。
第三单元9 寡人之于国也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尽心(jìn) 鸡豚(tún) 饿莩(fú) 弃甲曳兵(yè)
B.鱼鳖(biē) 孝悌(tì) 牲畜(xù) 庠序之教(xiánɡ)
C.寡人(ɡuǎ) 狗彘(zhì) 数罟(shù) 数口之家(shù)
D.米粟(sù) 衣帛(bó) 洿池(wū) 养生丧死(sānɡ)
解析:A项中“莩”应读“piǎo”;B项中“牲畜”的“畜”应读“chù”;C项中“数罟”的“数”应读“cù”。
答案:D
2.请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将例句译成现代汉语。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固定句式及翻译。“或……或……”一般翻译成“有的人……有的人……”;“直……耳,是……也”一般翻译成“只是……罢了,这……”;“是何异于……”一般翻译成“这与……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参考答案:(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翻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翻译:不可以(用跑了五十步来耻笑跑了一百步的人),(他)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不过这也是在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翻译:这和(用兵器)刺人并且杀死他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3.你了解孟子和《孟子》吗?请试着填空。
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 ________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________之后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常以________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________。他认为人性本善,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提出________的思想。《孟子》是记载________的书,由 编成,全书共________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作家作品的识记。
答案:轲 子舆 战国 孔子 孔孟 亚圣 民贵君轻 孟子言行 孟子及其弟子 七 《论语》 《大学》 《中庸》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掌握并积累课文中的通假字。
参考答案:(1)无 毋 不要。
(2)颁 斑 花白。
(3)涂 途 道路。
5.本文以什么为行文线索?是紧紧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
解析:此题要求我们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思路。
参考答案:本文以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为行文线索,紧紧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河内凶( ) (2)寡人之民不加多(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