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0字。
《安恩和奶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走进主人公,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需求的善感。
2.学习小说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小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
2.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通过探究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来了解安恩。
课前预习:
1. 生字词注音、识义。
2. 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34篇中短篇小说集)等。
3. 朗读课文,熟悉小说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拥有一只小动物的话,你将如何与它相处?今天,我们将跟随约翰尼斯•延森一起去看看他笔下安恩和一头奶牛的生活。
二、预习反馈:PPT出示生字词,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三、问题探究
问:读了这篇小说,你觉得这个小说的结尾给你感觉是意料之外还是在情理之中的?
学生分成两种观点后,请学生针对各自的观点找出依据,说出理由。
情理之中的依据:
1.小说开头就点明了“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安恩不太像做买卖的人,同时,她并没有炫耀她的奶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