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50个字。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
教与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相互探究,把握主题,得到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2)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与学重点:
(1)联想和想像。
(2)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3)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与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主动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老师: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猜其出处(安徒生童话的几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中的一个场景)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能说说什么叫童话?
提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拟人手法,将世界上的事物人格化。出示投影。
童话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提示:想象和夸张。本文就是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著称。两者关系如何?提示:夸张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2、走近作者
周扬说:“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大读者。”下面哪位忠实的读者想大家推荐一下他的主要作品?
提示:学过的有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另外还有可爱的《丑小鸭》、美丽的《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等等。
3、播放本课录音
要求:
(1)边听边圈点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伙伴解决。
(2)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便帮助理解文章线索,进行深入思考。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浏览自己的勾画,看谁能填对老师出的题目。每空只能用一个字。
情节线索:(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说出起止。
2、接龙复述故事情节(分小组合作完成)主要情节提示:
a、皇帝有何嗜好?
b、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c、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