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8890字。
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二 语文必修5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课内知识考查。(12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或命巾车, 。既窈窕以寻壑, 。《归去来兮辞》
(2)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滕王阁序》
(3)凡在故老, ,况臣孤苦, 。《陈情表》
2.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6分)
(1)夙遭闵凶 ( ) (2)则刘病日笃 ( )
(3)而后乃今将图南 ( ) (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
(5)时矫首而遐观 ( ) (6)披绣闼,俯雕甍 ( )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故人主之欲大立功名者,不可不务求此人也。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1]罔,,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2]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3]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
齐君闻之,大骇,乘驲[4]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1]罘(fú),捕兽的网。 [2]笥(sì),一种容器。
[3]复者,负责通报的人。 [4]驲(rì),一种车。
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之国郊 及:到
B.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 遗:赠送
C.夫子将焉适 适:到,往
D.养及亲者,身伉其难 伉:承当
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于利不苟取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①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①婴之亡岂不宜哉 ②报养刘之日短也
D.①其友因奉以托 ②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反映了晏子救助危难、尊重贤士的胸怀。
B.北郭骚“辞金受粟”表现了他孝顺母亲但绝不贪心的品格,在晏子出奔来辞时“沐浴而出”,又体现了他对恩人的敬重。
C.北郭骚决心“以身死白之”的原因是晏子曾帮助自己奉养母亲,而且还是国之栋梁,他的出亡会使齐国遭受侵犯。
D.晏子两次感叹“不知士”,都反映了对不了解北郭骚之义的愧疚。
6.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4分)
②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7分)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南宋末年福建连江人,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隐居苏州。
7.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它写出了菊花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