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杜甫的史诗
天津师范大学 刘蔷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是祖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巨大财富。杜甫生活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最为繁荣的唐代。他的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繁盛走向衰败,由强大走向削弱,由统一走向割据的转变时期。天宝十四载(775)的安禄山兵变,是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这次的叛变造成了社会的大动乱,使人民生活陷于苦难的深渊。诗人杜甫的伟大,正在于他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场上,以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诗篇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真实,从而达到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后人因称他的诗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但在他的实际生活和创作中,却能摆脱他所出身的阶级的褊狭观念,逐步接近人民。他的作品由抒写个人情感扩大到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诗人对人民群众的命运如此关切,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历来不少研究者把杜甫的生平分为四个时期,从而获知诗人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学习和游历时期,从小好学,二十岁漫游祖国壮丽山河为期近十年,同时结识了当时的著名诗人,为诗人的创作准备了基础。困居长安时期,这一时期诗人深刻地体验到了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于是站在了人民的立场来观察问题,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等直斥统治阶级的作品。战乱流离时期,此时诗人的思想更接近人民。民族危机的深重,产生了如《春望》、《哀江头》、《北征》表现爱国性的作品。漂泊西南时期,这时期诗人虽然离开了当时的政治中心,但“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仍一直是他抒情的主题。
  其中表现杜甫的人民性的有《兵车行》、《石壕吏》等名篇,首先让我赏析一下他作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尖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