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90字。

  “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教学实录)
  执教:余映潮    整理:黄亚东
  时间:2010年11月17日
  地点:东台市实验中学
  师:我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就是游记的写作,我们今天就来集中地解决一个问题,(出示幻灯,指着幻灯说)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我要问同学们一下,手上的材料都看过了吗?
  生:看过了。
  师:都预习读过了吗?
  生杂:预习过了,读过了。
  师:谢谢大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基本的概念。(师屏幕出示概念,指着屏幕说)游记,读——
  生齐读:游记,就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是以真实的游览见闻和感受为题材的记叙性散文。
  师:要说作文的真实性的话,在记叙类的文章里面,游记、日记都是最能够表现真实性的文章。所以我们学习写游记,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人文景观的美好,更是让我们记录我们的足迹,记录我们的心灵的感悟。好,下面我们就来开始进行研读体验。我给大家组织了四篇范文,它们将告诉我们游记写作的基本构思方法。第一篇是《颐和园》,第二篇是《观潮》,第三篇是《山海关》,第四篇是《三亚落日》。老师给大家设定的讨论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某一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写游记。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一篇——《颐和园》,我来给大家朗读关键的句子:(师读)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师:这是我的第一次朗读。第二次朗读: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
  师:这是我的第二次朗读。现在我们就开始研讨了,《颐和园》告诉我们这样写游记——请同学们发表见解。
  (学生思考,师巡视。)
  师:好,可以举手发言了。好,请你来!
  生1: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来写游记。
  师:进了颐和园大门,来到长廊,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对呀,按照地点的转换来记录自己的行踪。好,谢谢!请你来!
  生2:先总写“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结尾的时候再总结全文。
  师:嗯,先总写,然后呼应篇首作点题。好,谢谢!你呢?
  生3:写游记有一种基本的结构,就是“总——分——总”;写游记还可以通过移步换景,就是通过地点的转换来写。
  师:好。这位同学,他的见解里面运用了术语。“总分总”就是语文的术语,“移步换景”就是游记的术语,多好!结构是总分总,这位同学又说了首尾是呼应的,然后中间的部分是移步换景,按第一位同学说的是根据地点的转换来记录自己的行踪。这就是《颐和园》告诉我们怎么去构思一篇游记。
  师:(出示幻灯)我们把它小结一下,做记录:总体构思——游踪,注意这个术语,游踪就是你行走的路线——游踪明晰,移步换景。由于这八个字,我们就知道总体的构思应该是怎么回事。再来八个字(出示幻灯:总提分说,层层展开),我们把眼光看到每一个段,你看“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这是总说。它每一个段都有总说,后边再细细地展开。第三段也是:“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 “来到万寿山脚下”是总说,再说“抬头看”,它的段落写作很有特点:总提分说,层层展开。这就告诉我们细部怎么展开,整篇文章怎么结构,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