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70字。
【高考题型预测】5
科技文阅读详解精练
高考现代文科技类文章的阅读,主要侧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往往因不得要领,费时费力,效果欠佳。而本文从“考点指要”“复习指要”“命题设制及点拨”“应答技巧”四个方面,非常清楚地解答了科技类文章阅读的方法和步骤,高屋建瓴,言简意赅,是一篇指导得法、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部分题目的分值安排仍为12分,但实际高考已为9分。
一、考点指要:
能力要求两方面:一是理解能力(词语、句子、信息正误);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筛选归纳、概括整合、推断想像)。
重点:考查准确认知。
难点:考查逻辑推断能力。
二、复习指要:
1.准确把握4个命题角度
①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
②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③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④根据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进行推断和想像。
2.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即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相互关系。
3.准确把握各类判断:全称、特称、单称,必然、或然,充分、必要,相容、不相容。准确把握推理、归纳、演绎、类比、因果。
三、命题设制及点拨:
1.以偏概全:以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设题。出现在第一小题,要求准确完整提取说明对象的外延。
2.偷换概念:用相近的概念来混淆概念,出现在第一、或二小题,要求准确提取说明对象的要件。
3.改变判断的性质。出现在第三题,需注意的词语:可能、完全、全部、已经、可望、非常、几乎
4.无中生有。出现在第四题。
四、应答技巧:
1.审视标题,从中提取说明对象。
2.整体阅读全文步骤:
①边阅读,边预测下文。
②提炼全文结构:一般是先引出说明对象,后从不同角度(构造、原理、发现、现状、评价等)具体介绍。
③用好圈点法:对文中的副词(表程度、范围、时间)和关联词(条件和因果)句画出来。一般从段首或末去找。
④用好批注法:把每一段要点词批注在文旁。
3.解题步骤:
审题—→找信息区—→筛选、比较、排除
精读精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16 题。
咖啡和茶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术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3 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O 年,埃塞俄比亚的阿交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l %—2 %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 年的《尔稚》 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