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4350字。

  2010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 语言表达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
  A. 不省(xǐng)得   迤俪(yǐlǐ)   央浼(měi)   踹水(chuài) 
  B. 稔(rěn)熟   流憩(qì)   逸兴遄(  chuán)飞  决(xuè)起而飞
  C. 陨(yǔn)首   咬文嚼(jué)字   岑(céng)寂   尺牍( dú )
  D. 模棱(léng)两可   无稽(jī)之谈   优渥(wò)   勾(gòu)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的字的一项(  )
  A.没精打采   怂恿   筋疲力尽   安然无恙
  B.形影相掉   气息奄奄   日薄西山   死当接草
  C.粗枝大叶   学富五车   天气干躁   疏朗青秋
  D.一蹴而就   数见不鲜   臭名招著   感恩带德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B.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C.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D.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耳闻目睹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4.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评价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李凭箜篌引》──李贺──摹写声音至文
  B.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C. 《项羽之死》──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虞美人》──李煜──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这部小说的任务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是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或传动机构,运动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6.下列一段话的语序已打乱,调整后的正确顺序是(  )
  ①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
  ②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心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③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④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⑤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⑥我们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A. ①④②⑤③⑥   B. ①④⑤②③⑥    C. ④①②⑤③⑥   D.④①⑥②⑤③
  二、议论类文章阅读(每题2分,共6分)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