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
广州市矿泉中学 张翠
[本课的地位及教学指导思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初一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还不强,特别是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体会,理解不到作者的感情。因此,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感情美,领会抓住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记叙景物的写法。
[学习目标]
1、 认读:蓑、涨、酝酿、薄烟、黄晕、迷藏。
2、 辨字组词(练习三)。
3、 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4、 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
5、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按一定顺序写景状物的写法。
6、 熟读成诵,有感情、流畅的朗读全文。
7、 寓情于景,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的情怀,提高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
2、 学习简练而生动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在文中的恰当运用。
[教学难点]
文章结尾的三个比喻的运用及意义。
[教学策略]
教给读解的方法(示例),让学生有更多自主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自学]
朗读全文,完成目标1、2,把自己认为写的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语言的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