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20字。

  我用残损的手掌
  朱则光
  【活动任务】
  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活动方案】
  一、导入:
  老师虽然是第一次来江城芜湖,但是老师知道我们芜湖不但是美丽的山水城市,还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古城。其中小赭山上长眠着一位抗日名将,被周恩来称赞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他就是戴安澜将军。当戴将军带领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丛林里浴血奋战,一位诗人正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用自己残损的手掌,抒写着献给祖国母亲的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个和戴将军同龄、同姓、同样高贵而倔强的诗人——戴望舒。(屏显作者图片)
  二、吟诵:
  1.音乐声中范读。
  2.自由吟诵两遍。给每行标序号;提出你的疑问。
  需要解决的疑问:
  ① 诗人的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屏显: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等待(二)》一诗中,还写下了这样刻骨铭心的句子:
  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
  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
  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
  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
  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
  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
  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
  “泔脚缸”,就是废水桶、马桶。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在狱中所受到的惨无人道的折磨。可见,“残损的手掌”,首先是写实的。
  ②“那辽远的一角”“那上面”“那里”指什么地方?——根据诗句本身和写作背景推断。指的是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
  三、对话:
  1.第1、2行:
  ①“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这广大的土地”,老师读得对不对?少了一层什么意思?(比较:抚摸,用手轻轻摩擦。摸索,在黑暗之中寻找一些东西。索,是寻找的意思。)(板书:摸索)
  ②诗人在寻找什么呢?通览全诗,画一画诗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