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20字。
2011届高考复习:写作之审题指导
写高考作文就是在解答一道高考题目,按题写作是其基本要求。而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符合题意”是评分等级中的最高等级。也就是说,一旦偏题、离题,不管文章构思多么巧妙,语言多么优美,都不可能得到较高的分数。对此,各省市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都有明确的规定:偏离题意的,如果能判断是完全离题的作文,在20分以下给分;如果作文前后有适当点题的文字,在30分上下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36分。由此可见,审题是作文的第一要旨,动笔之前一定要审好题意,半点马虎不得。
S审什么
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一般由题干、材料、提示语(对材料含义的点拨)、题目(或话题)、要求(或注意事项)等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提供不同的写作信息,如同数学题中提供的已知条件。这些信息都很重要,漏掉一条都可能使自己在构思、行文过程中出现很多漏洞,从而“输”掉高考作文。
因此,正确的审题方法是考生要对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仔细审读,对试题多方面的规定、要求作出全面的审视、正确的判断和明智的选择,即考生应从题干、材料、提示语、题目或话题、要求或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全面掌握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面对陌生的高考作文题目,考生应牢牢记住全面审读,不放过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在题目要求范围内立意行文,否则,挂一漏万,可能满盘皆输。
Z怎么审
(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
对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抓住话题或题目进行审读。
首先要吃透话题或题目的含意,将其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一一弄清楚。这样,有助于考生选择最佳角度写作。如重庆卷的“难题”,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本义——不容易解答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处理的事情;引申义——学科、社会、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难题;比喻义——困境、困难、抉择、考验、挫折。考生从“难题”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入手作文,都是符合题意的。
有时,作文题目命题者对话题或题目的含意作了提示。一种是直接提供话题或题目的字典义和常见义,如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谈意气”,题目中对“意气”作了三种解释。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考生必须在所给义项中选择一个来写作,而不能跳开这个范围随意而为。另一种是通过材料或提示语来暗示话题或题目的含义,如2010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绿色生活”,其中“绿色”是关键词,对此,命题者在题目中对“绿色”作了如下提示:“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联系。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这个提示语的解读,考生很容易进入写作情境,而每一条提示语都可能是考生切入的点,从而降低了审题的难度。总之,题目不管是提供义项还是提供材料或提示语,考生都只能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立意作文。
其次,抓住话题或题目中的关键词,弄清楚题目的写作对象、写作范围与重点。只要能抓住这个关键点,就能以此为突破口,打开思路,确定写作的角度和内容。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与你为邻”,关键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