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7640字。

  衡阳县一中2010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教师版)
  命题:魏世杰    审题:高一语文组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你考试顺利★
  ① 本次考试考查范围以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全册)及必修二(前
  三单元)内容为主,课外适当拓展延伸。
  ②答题前,考生务必填写好答题卡密封区内的相关信息,在答题卡
  的右上角填写好自己的座位号。
  ③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表格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④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惆怅(chànɡ)    巷道(hànɡ)      发酵(xiào)     游目骋怀(chěng)
  B.花蕊(ruì)    租赁(lìn)       浸渍(jìn)    杀一儆百(jǐng)
  C.悄然(qiǎo)     悼念(dào)       莅临(lì)       失其所(yù)
  D.叱咤(zhà)      创伤(chuānɡ)    押解(jiè)      锲而不舍(qiè)
  答案:D(A 发酵jiào   B花蕊ruǐ   C失其所与yǔ)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B.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嘻笑。
  C.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D.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答案:A(B嘻笑—嬉笑C攀沿—攀缘D婷婷—亭亭)
  3.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①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      领导的作用。
  ②面色        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中降下旗杆。
  ③在英国军舰“漆威”号及其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A.启发   凝重   消失     B.启迪   庄重   消逝
  C.启发   庄重   消逝     D.启迪   凝重   消失
  答案:D(“启迪”,开导,启发;“启发”没有开导的意思。“凝重”侧重神态表情端庄,声音等浑厚、深重;“庄重”侧重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消失”是主观观察的结果,并非是原来的事物真的没有了,“消逝”与“逝”的去而不返、死亡意味有关)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陶渊明这个名字,对我们很熟悉。
  B.我们学习了《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以后,刘兰芝的形象更加清晰起来。
  C.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使读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在《虻》这篇课文中,塑造了一个花言巧语、背信弃义的男人形象。
  答案:C(A我们对陶渊明这个名字很熟悉。B中途易辙D删去“在……中”)
  5.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走到村路上,发现一所房子的石阶上,________,幼稚的我当她也是没有吃到鸡蛋而伤心呢,就把身上的一个鸡蛋递给了她。
  (2)《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①坐着一个呆呆地望着远方的小孩 ②坐着一个小孩,呆呆地望着远方 ③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④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带来 ⑤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⑥康河里的倒影是河畔的金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山 之 叟
  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①韡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幕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