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80字。

  2011高考二轮专题讲解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所使用的各种手法。
  表达技巧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主要方式:
  1. 判断技巧名称。
  2. 分析表达技巧的用法。
  3. 比较表达技巧的异同。
  4. 评价表达技巧的效果。
  一、抒情手法
  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抒情手法手法简介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借景
  抒情把诗人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情景
  交融诗句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托物
  言志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用典
  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借古
  讽今借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例】(2009•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答题步骤一般为:①指出诗歌抒情手法的显著特点;②结合诗句阐释抒情手法如何运用;③简析抒情手法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二、 描写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等。
  描写手法手法简介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烘托(衬托)即“烘云托月”,分正衬和反衬,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动静结合主要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等手法。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虚实相生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像中的,写所感。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白描指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例】(2009•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1)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暗写”也就是侧面描写,结合诗歌和平时所学,一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浅草”等表现“早”。
  (2)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的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
  答案:(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