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70字。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概括
概括地说,阅读现代文,必须具有对文章阅读鉴赏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高考大纲对此作出了五点要求:(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下面,对考纲所作的这五点要求作具体讲解。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并按要求进行简答表述。
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可以是对文章相关信息的直接提取,但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而整合信息则要在筛选出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对相关内容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提取概括等加工,往往答案不再是原文原句了,但整合后,语言必须表达准确,语法通顺。解题方法是从结构入手,把握层次,筛选信息,整合要点,得出答案。
例如2010年高考上海卷《笔墨的超越》中的第6小题: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此题从基本考点来说,就是筛选信息,但又不是对相关信息的直接提取,而是要通过对信息加以整合后,方能成为答案。从《笔墨的超越》全文看,谈笔墨的“超越”主要是在后半部分,即第五段至结尾。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即第五至六段、第七至八段和第九段,做到这一点,算是把可以筛选的信息点找到了,接下来是做整合工作。根据语句之间的关系,可以圈定三个中心句:“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即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2)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3)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命题人往往就一段或几段甚至全篇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或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等。这就要依据试题指定的范围去分析试题,分析材料。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一般而言,有三点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知道每一层次到底说的是什么,观点怎样。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一个句群几个句子,首先分清第一层在哪里,这是关键。一般第一层次也不是太明显,这要结合句意和连接词语来判断,是并列关系,还是转折关系,是递进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或者是别的什么关系,这一定要分清。第三步,就是试分析假若第一层次在这里,对理解本段意思有无影响,对强调重点有无影响。
例如2010年高考重庆卷《春天里观察两只鸟》中的第15题: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此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结构的把握能力。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