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6题,约3170字。

  单元质量评估(二)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濯淖(nào)        嘲讽(fěnɡ)   悱恻(fěi)        模具(mó)
  B.和弦(hé)          症结(zhènɡ)  惨怛(dá)          缧绁(xiè)
  C.聒噪(ɡuō)          箴言(zhēn)   倾轧(yà)           戏谑(xuè)
  D.离间(jiān)      谗谄(chán)   渔父(fù)          咆哮(xiào)
  【解析】选C。A.“模”应读mú;B.“症”应 读zhēnɡ;D.“间”应读jiàn,“父”应读fǔ。
  2.下 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墩促   马夹   擎天玉柱   平心而论
  B.璀璨   文身   黯然失色   怀谨握瑜
  C.佶难   斐声   先发制人   疾颜厉色
  D.理彩   脚指   迫不急待   刀光箭影
  【解析】选B。A.墩—敦,夹—甲;B.谨—瑾;C.佶—诘,斐—蜚,颜—言;D.彩—睬,指—趾,急—及,箭—剑。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1)博闻强志(学识)
  (2)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B.(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
  (2)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渣滓)
  C.(1)屈平既绌(通“黜”,指免除官职)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说坏话)
  D.(1)顷襄王怒而迁之(放逐,流放)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这里指文学)
  【解析】选B。滓:污黑。
  4.(2009•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 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 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解析】选A。B项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项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地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项“一挥而就”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 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5.(2009•泰安模拟)下 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原则有利于鼓励青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公平竞争的好风气。
  B.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伊始,便定位于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开展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优秀中 青年学科带头人。
  C.今年我区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要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
  D.遗憾的是,雷锋、焦裕禄这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英雄,对于我们现在的许多青年人,已经是那么的邈远、陌生了。
  【解析】选C。A项成分赘余,删去“的好风气”;B项成分残缺,“定位于”后应加上“支持”作为动词谓语;D项主客倒置,应在“青年人”后加上“来说”。
  6.理解“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的反动派视民众如草芥,暴虐之至。这句话饱含了作者的愤激之情。
  7.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煤的形成”喻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大量的木材”喻指残酷的流血斗争。“一小块”喻指前进一小步。这句话说明人类历史要付出大量的流血牺牲才能前进一小步,徒手请愿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