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90字。
真情流淌,扣人心弦——《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做一个能体验爱、传播爱的人。
2、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3、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披沙拣金,发觉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
2、紧扣“动情点”,细致深入的描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有感而发:用敏锐的眼观察生活
有一位记者,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去看望小学的老师,在那里,他看到一篇二年级学生的作文,事后他这样写道:(幻灯片二,记者的话)。
远离贫困的家乡,我已在城里生活了好多年了,经历过各种世相人情,自觉已是刀枪不入,很难再有什么事情让我轻易感动。然而,那一天我被这个二年级学生的“理想”所震撼,觉得鼻子酸酸的。我敢说,这是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章打动了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幻灯片三,展示文章)
阿爹没走的时候(当地人把死称为走),就教导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当个科学家,有出息。阿妈却让我当个警察,说那样就什么也不怕了。而我,却不想当警察也不想当什么科学家。
我的理想是当一条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儿小,怕鬼。我也怕。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当一只狗。这样我和阿妈都不怕了。阿爹在天上也能安心了••••••
——我的理想
提问:看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有没有被打动。为什么打动了你?
明确: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宏伟的篇幅,没有志向高远的伟人,它朴实无华。“我的理想是一条狗”,就是这样一个幼稚得近乎可笑的理想,却让我们这些缺少感动的现代人感动。因为它是真情的流淌,所以他扣人心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幻灯片四,出示课题)
二、因情而动:用柔软的心感受生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逼真的细节和情感,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动,但是这些“亮点”却往往容易被我们轻易地忽略。所以,每次作文的时候,有些同学就会觉得,我处境平凡,经历简单、生活普通,无话可写。那为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为什么有的人看到日出能激动地热泪盈眶;有的人听到一首乐曲便会心潮澎湃;有的人看到“帘外雨潺潺”,就会惆怅满怀无处倾述,有人看到“月上柳梢头”,就会联想到伊人在水一方。为什么他们看到这些平常景物就能有所触动,而我们却熟视无睹了? 我想从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幻灯片五,出示林清玄作品)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边,有一种箫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