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6450字。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2011.01
  命题人:成  维  顾向阳           审核人:刘百生
  试卷说明: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7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熨帖/呼吁  隽永/携手共进  惬意/汗流浃背
  B.恪守/溘然  狙击/居安思危  谅解/量体裁衣
  C.跌宕/坦荡  慰藉/披荆斩棘  胡诌/皱皱巴巴
  D.荒芜/抚摸  邂逅/坚持不懈  坍圮/下肢瘫痪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长春藤   玉砌雕栏  凝眸远眺  明目张胆
  B.酹江月    一愁莫展  百无聊赖  欢呼鹊跃
  C.管弦乐   瞬息万变  不屈不挠  莫名其妙
  D.癞头僧    托沓冗长  惊骇万状  向死而生
  3.下列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当今传媒界,炒作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之举,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
  B.盐塘河公园到处都是花,到处都是树,仿佛随便朝地上扔根枝条就能开出沸反盈天的花来。
  C.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D.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一样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通过历史文本,让我们进入当时的语境,抵达历史的现场,同时,我们还应立足当代,寻找历史在当今的意义。
  C.这次诗歌朗诵大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参加,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D.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避免战争不再发生。
  5.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李牧连却之         ②存亡之理
  B.①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C.①洎牧以谗诛             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①至丹以荆卿以计,始速祸焉  ②盘盘焉,囷囷焉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可谓智力孤危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B.思厥先祖父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然后得一夕安寝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
  B.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受戒》和《白洋淀纪事》是他的代表作。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C.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D.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作品有《乡愁》《望乡的牧神》等。
  9.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叙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高度赞美,而且,作者还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
  B.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小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