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雨霖铃》教学设计
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   邹丽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婉约派及其词人柳永的有关文学知识;背诵此词。
2、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词的意境,理解作品的意蕴。
3、 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别情,珍惜身边的真情实意。
◆教学重点:
  品味词的意境,理解作品的意蕴。
◆教学难点:
  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鉴赏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利用多媒体、图书馆等查找有关婉约派、柳永等文学知识。
二、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李清照、柳永等,《雨霖铃》就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婉约派的经典之作。
三、自主学习:
在课前,同学们都利用上网、到图书馆找资料等方式查找了有关婉约派、柳永有关资料,现在请两位同学向同学们介绍有关资料:
1、 婉约派
婉约派与豪放派是宋代词坛的两大流派,它们各有特点。其中,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请入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铃》。
2、柳永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为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四、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基调:哀怨、悲伤、凄清(板书此八字或板书学生说的相符的字词)
2、 指导诵读《雨霖铃》,把握词的基调、读出节奏。
五、品赏《雨霖铃》
(一)这首词写柳永要离开汴京(今开封)去各地飘泊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从时间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哪三个?
明确:别前:“寒蝉凄切……骤雨初歇”
别时:“都门帐饮无绪……竟无语凝噎”
别后想象:“念去去……更与何人说”
(二)合作学习:
分组讨论: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和说?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明确:这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开首三句,如果简单看成叙事,好像只从送别的时间、地点说起,而其实,既没有像后面的“清秋节”明确指出时间,也没有像后面的“都门”明确指出地点。如果简单看成写景,也好像只对着长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