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720字。

  九江市2011届七校联考试题
  语  文
  德安一中 都昌一中  湖口一中
  彭泽一中 瑞昌一中  修水一中
  永修一中
  命题人:修水一中  帅柘林            审题人:瑞昌一中  陈立新
  2011年2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
  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纤维(x iān)    发酵(xiào)       田畴(chóu)     安步当车(dáng)
  B.岑寂(cén)     休憩 (qì)          尽快(jǐn)      矫揉造作 (jiāo)
  C.呜咽(yè)      自省(xǐnɡ)       赡养(shàn)     解甲归田(jiě)
  D.蕴藉(jí)      铜臭(xiù)        鞭笞(chī)      模棱两可(lé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筹措      委曲求全      执著      坚苦卓绝
  B.笔画      出奇不意      踯躅      前赴后继
  C.震撼      自暴自弃      渲泄      纷至沓来
  D.粗犷      情有独钟      脉搏      妍媸必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一介芸芸众生,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B.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C.吕秀莲之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小张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大地上的2010年8月15日,是蒙上了一层悲伤的日子,全国各地的五星红旗为 
  生命而降,所有的娱乐活动为逝者而停。
  B.季羡林的晚年,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富于思考,写下了如《病榻杂记》这样的 
  佳作,这正是“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宝成线石亭江大桥,在暴雨引发的特大洪水中受到重创,致使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
  列车脱线,两节车厢落水,两个桥墩坍塌。
  D.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在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则,
  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三百里         ,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          ,         ,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那么         ,         。
  ①两眼幻视      ②空旷宁寂      ③满心幻觉      ④四顾无援       ⑤空山绝谷
  A.④②③⑤①         B.②①③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③①④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西施亡吴之谜
  吴王夫差是一个亡国之君,却不同于一般昏君,恰恰是个霸才。他的最显著的弱点是刚愎自用,轻敌拒谏。吴越是世仇,都想问鼎中原。越王勾践恰好是个阴谋家。《国语•越语》记勾践曾对范蠡说:“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云云,这是从敌人方面说的坏话;从《国语•吴语》及《史记》看,看不出他怎样沉湎于酒色。吴强越弱时,越国遣大夫文种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越人便以美女八人献与太宰嚭,太宰嚭向夫差说了好话,夫差就答应了越国,接受美女的是太宰嚭。这人是从楚国逃亡出来,后来成为吴国罪魁。夫差的致命伤是容许卧榻之侧的强敌安然存在。
  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可是在《国语》和《史记》中,却一句也没有提到西施。
  先秦载籍中,《墨子•亲士篇》曾这样说:“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这当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的史料,但西施为什么会因美而被沉在水中,没有明说。这以后,西施便成为美女的共名,直到今天,也是这样,就像月里嫦娥成为美女共名一样(历史上也有由共名而成为专名的,如漂母)。《孟子•离娄》的“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之称,自孟老始。《庄子•天运》有西施病心而颦,邻居丑人效之的故事(后来乃有东施效颦之说),《荀子•正论》里也提到她,这里就从略了。说明在先秦时,西施已成为美人的典型。
  将西施作为美人计的宠儿,始于后汉人赵烨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和文种商量后,“乃使相者国中,得宁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这完全是小说家的笔法,还有是后汉人袁康的《越绝书》卷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