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初中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实践研究
李红燕

【摘要】培养语感阅读是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缺陷而提出的尝试性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积累性、主体性、情境性”三个可行性策略的分析,分“激发认知兴趣”、“自主品评”、“涵咏吟诵”、“有效评估”四个步骤具体阐述了语感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语感  语感培养  设计模式

一、 研究背景
  站在新世纪回眸几十年阅读教学的曲折过程,我们会发现,由于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加之语文学科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一些颇有影响的阅读教学模式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失当。因此,在我们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现状:
1、 受建国初期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分析教学的影响,忽视学生言语能力的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崇尚“满堂讲”、“标准答案”,将一篇有血有肉、底蕴深厚的范文,肢解成若干要素的碎片,注重于字、词、句、段的解析,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尽管在新时期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因其影响力之大,仍有“余威”。
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整—分—整阅读教学模式,将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察,其“整体把握,重点突破”的主张被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缺点有两个:(1)在阅读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中,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结构精致”的文章,教师仍不忘记进行局部的分析,零打碎敲的部份哪里谈得上“整体”;(2)陶本一说过:“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可以说最核心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种整—分—整教学不同程度背离的语言本体,对教学目的模糊不清。
90年代阅读教学改革中一大热点就是语感教学,翻阅有关资料,可以发现,广大语文教师开始涉足这一新的领域,而且许多教师也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但具体操作起来困难也很多。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有的误认为语感教学就是在热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